在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史上,有一位功绩卓著的湖北人。他创立了中国西北第一家机械纺织厂,开启了西安近代工业时代之源;他还是台湾化纤工业的奠基人。他,就是近代纺织教育家及纺织技术专家石凤翔。
少年壮志十有五
石凤翔,原名石志学,字幼之,1893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滑石冲。他的祖辈世代务农,过着早出晚归的劳作清贫生活。其父石忠仪为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选择经商,通过多年努力,家境逐渐变得富裕起来。
石凤翔长兄石志泉,聪颖好学,少年留学东瀛,就读于东京大学法律系,少时即学业有成。1907年石志泉回家省亲时,14岁的石凤翔很是淘气,只知贪玩,不肯用功读书,家里人也为他烦神。石凤翔的母亲便让石志泉带他去日本求学,好好管教这个弟弟,让他开阔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石志泉根据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弟弟改名为“志学”,希望他能发愤读书,将来有朝一日能学有所成。
在求学日本的日子里,少年石凤翔看到日本科技发达、经济繁荣,而中国却是被列强欺辱,朝廷腐朽败落,他暗下决心要学好本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他跟随兄长参加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同盟会,接触到了很多先进思想。
石凤翔
1911年武昌起义时,石凤翔和长兄石志泉回国参加革命。辛亥革命后,石志泉留在了国内,根据自己的法律专长,就职于湖北军政府司法部;石凤翔返回日本继续求学,于1912年考入日本京都高等工艺学校机织科,学习纺织技术。他看到当时纺织业在世界各地的迅速发展,立志学好纺织。毕业后,石凤翔到日本大阪内外棉株式会社西之官第二纺织厂实习,潜心学习日本先进纺织技术。两年实习期满,技术精湛的他被日本人看中,聘他为青岛分厂工程师,被其婉言谢绝,于1917年回到了中国。
一展宏图报家园
石凤翔回国后,任河北省保定甲种工业学校教务长。半年后,应湖北省实业厅厅长魏簾希之聘,任湖北省实业厅技正兼武昌甲种工业学校教员,随后被楚兴公司兼聘为视察。楚兴公司是国内早期民间资本集团之一,它的前身是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期间兴办洋务、引进英国设备创建的早期官办棉纺织工业机构——纱、布、丝、麻四局企业之一。石凤翔进入楚兴公司后,很快发现国内纺织厂和日本纺织厂之间的巨大差距,各纺织厂还在沿用建厂时外国技工所教的旧式技艺,师徒口口相传,不知改进,技术陈旧落伍,很难与外国工厂竞争。
1918年楚兴公司大股东徐荣廷创办楚兴纺织学校,石凤翔被聘为校长。石凤翔倡导学习与实践并重,工厂员工可以到学校里学习理论,学生可以到工厂里学习技艺,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成一体。他还带领武昌甲种工业学校和楚兴纺织学校的学生到上海、南通、山东等地的纺织厂实习,学习新的纺织技艺。1923年,裕华纺织厂在武昌创办,徐荣廷委任石凤翔为其技师(总工程师)。石凤翔在武昌甲种工业学校和楚兴纺织学校教授的学生,此时大多进入裕华纺织厂,成为首批技术业务骨干。
在裕华纺织厂创业初期,主管生产的石凤翔每天都在各生产车间里巡视,指导工人生产。一天清晨,他在巡视清花车间时,看到粘附在机器内的棉花团,便伸手挟取,不成想被机器所伤,左手两个手指被打掉。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医院从肘部为其采取了截肢手术,石凤翔从此落下终生残疾。此时,徐荣廷在石家庄设立的大兴纱厂出现问题,大兴纱厂自开工以来,生产效益远不如武昌裕华纱厂,徐荣延委托石凤翔随公司董事苏汰余赴石家庄,研究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的办法。石凤翔不顾残缺之身,深入车间认真检查,发现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机器转速太慢,石凤翔建议更换皮带盘,提高转数,大兴纱厂的产量很快就赶上了武昌裕华纱厂。随后,徐荣廷委派石凤翔接任大兴纱厂厂长一职,全面负责大兴纱厂的工作。
石家庄在当时只是一个小镇,工商业均不发达,机器纺织业是一片空白。但其周边盛产棉花,自明清以来就是中国的主要产棉地,原棉价格低;而周边的高阳、栾城、定县等地手工纺织业发达,对棉纱需求量大,棉纱产品销售价格又较高;加上京汉与正太两条铁路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捷。石凤翔充分发挥以上这些优势,采用直接收购原棉和与手工业织布户挂钩销售棉纱等办法,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同时扩大设备规模,增加纱机1万锭,1500kw透平发电机1台,毯机8台,大兴纱厂一举成为纺、织、染设备齐全的大型机械纺织企业。
民国时期的大华厂房
石凤翔在担任大兴纱厂厂长近10年间,工厂年年盈利,资本积累不断增加。生产的“三鹿”牌14支纱白布价廉物美,畅销北方市场,推出的“八卦”牌、“山鹿”牌20支纱细布等名牌产品,工艺精良,与日本纱厂的“龙头”牌细布相抗衡,并畅销华北市场,打入西北和中原地区市场,大兴纱厂年均盈利高达白银百万两之多,10年间获利千万两。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商人在中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倾销纱布,企图打垮中国民族纺织工业,时有各大纱厂或倒闭,或濒临破产。1934年大兴纱厂的市场萎缩到只有陕西一地,月亏损达10余万。石凤翔派大兴会计科长徐治平到陕西推销产品,考察西北建厂之条件。徐治平回石家庄后,拟写了在西安建厂的建议书,认为西安处于关中平原产棉区,虽然交通、原煤不便,但当时西北尚无机械纺织业,纱、布均靠外地运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适宜建厂。时任裕华公司董事长苏汰馀看过建议书后决定到陕西筹建大兴二厂,由石凤翔负责筹建大兴二厂。
石凤翔考察西安时,看中了陇海沿线便利的交通,决定将厂址选在南邻火车站与北邻含元殿处。在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的支持下,在西安城北购地122亩,实施基建。时西安建筑材料奇缺,石凤翔决定全部厂房采用钢结构,屋顶用石棉瓦带保温层,主要的建筑材料全部订购于日本,仅砖木水泥采用国产。1936年,大兴二厂正式投产,石凤翔从石家庄运来细纱机和粗纱机,还订购有瑞士纺纱机1万锭、日本细纱机5000锭,购有日本式自动布机320台。自此中国近代西北地区第一个机械化纺织厂诞生。半年后,大兴二厂就获利20万元。时苏汰馀来到西安考察,看到如此骄人的业绩,决定大兴二厂独立经营。为了占领广阔的市场,石凤翔建议,将生产规模扩大到纱机3万锭、布机800台的水平。由于该项目投资大,裕华公司董事会便决定由武昌裕华纱厂增资100万元,由大兴、裕华两公司董事投资50万元,购日本纱机13000锭、布机500台;成立新的董事会,将大兴二厂更名为大华纺织公司西安大华纱厂。扩张后的西安大华纱厂每年在陕西收购棉花10万担,纱、布机全速开工。石凤翔用上乘的棉花创立的“雁塔牌”细布,很快就占领西北、西南地区的销售市场。在西安大华纱厂的带动下,一系列工业企业陆续在西安兴建,一个近代的西安纺织工业雏形就此形成。
民国时期的西安大华纱厂生产车间
抗战期间,西安大华纱厂遭日机多次轰炸。为了避免日机轰炸,石凤翔报请董事会批准,在秦岭山中的四川广元建立大华广元分厂,并把山头挖空,将工厂建在山洞里,在洞外建立厂房。1941年8月,石凤翔在西安大华纱厂创办了大华纺织专科学校,并出任校长,在重庆和西安招收高中毕业生30名,培训两年,为大华纱厂积累业务骨干。抗战期间,他撰写有三卷本《棉纺学》,著作还有《抗战建国与棉纺织业》、《中国经济建设刍言》、《中国纺织工业十年计划》、《纺织工厂标准实验》等。
石凤翔在与国民党上层人士的交往中,使他与蒋介石结成儿女亲家。周末在他家举行的舞会上,在胡宗南部任少校联络参谋的蒋介石次子蒋纬国与石凤翔的次女石静宜机缘相遇,两人于1944年12月23日在王曲中央军校第七分校结为连理。但石凤翔未依仗权势踏入政界,1946年出任“裕大华”公司总经理。
隔水相望故土情
1946年,石凤翔去美国考察,购买机器,返回途中经过台湾,发现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工业非常落后,几乎没有像样的纺织企业。回到内地后,他立即提议董事会在台湾设立纺织厂,并从陕西运去1万担棉花,将从美国购置的1.5万锭设备直接运抵台湾,亲自选派厂长、主任、工程师等班底到台湾建厂。后因蒋介石发起内战,时局发生改变,1948年,裕大华集团中止对台湾的投资,石凤翔用西安大秦毛纺厂停产后未分红的50万美元和上海大生公司15万锭纱机,在台湾新竹创立大秦纱厂。在蒋介石退居台湾后,举家迁往台湾。
到达台湾的石凤翔立志要开拓台湾省纺织工业的新天地,他约集各大纺织厂的资本家出资,寻找化学、化工、纺织界的精英,于1953年成立中国人造纤维公司。1957年4月28日,纺出台湾省第一根人造粘胶长丝,开创了台湾省人造纤维工业的新纪录;1959年又生产出粘胶纤维及玻璃纸。
石凤翔之女石静宜(左)和女婿蒋纬国
石凤翔去台后思乡心切,他曾写有“愿将身骨埋故土,叶落归根死也瞑”的诗句,以寄托其怀乡之情。1966年7月病逝台北,终年73岁。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3/10/09/3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