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郭沫若是一座耸立的高峰。他以丰富的经历、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成就,成为一个集革命家、文学家与学者于一身的伟大人物。郭老一生曾10次来到武汉,从事革命斗争和文化活动,特别是北伐战争和抗战时期,郭沫若在三楚大地上,和江城人民休戚与共,并肩战斗,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具光彩的难忘岁月。扬子江边刻印着他永不磨灭的历史足迹……
郭沫若
铮铮傲骨
大革命汹涌澎湃。1926年9月,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的郭沫若,随北伐大军直逼武昌城下。在围城攻坚的激烈战斗中,他不仅组织宣传鼓动,帮助绑扎云梯,还冒着枪林弹雨参加作战。他挥笔写下的“宾阳门外长春观,留待千秋史管彤”等诗句,成为一个翻天覆地年代的历史写照。
汉口攻克后,郭沫若任政治部汉口办事处主任。由于时局未稳,民心浮动,他立即率人查封了两家反动报馆,组织成立了新闻检查委员会和一些民众团体,开展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不久舆论改观,秩序井然。接着他顺应工人意愿,公开逮捕了罪大恶极的工头郭聘伯并主张就地正法,受到群众拥护,三镇震荡,民意沸腾。可是郭沫若的革命举措,却受到总司令部“不懂策略”的责难。他愤慨地说:“为爱全一位著名的工贼,而失掉几万工人群众的信赖,这样的‘策略’,我真是不了解。”愤然提出辞呈,和那些投机家们开展斗争。
1927年4月,北伐风云突变,当郭沫若获悉身居北伐总司令的蒋介石制造了“九江事件”和“安庆惨案”后,他奋笔疾书,在武汉《中央日报》上发表了讨逆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颗重磅炸弹爆响了,舆论哗然。不久又发表《我脱离蒋介石之后》,对武汉国民党中央对蒋的妥协深表不满,表明了自己坚定的革命立场。这两篇在武汉连续发表的文章义正词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全国的反蒋斗争,也成为郭沫若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这年5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淹没在血泊之中后,郭沫若满腔悲愤,决定离开武汉。告别江城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风哟,你能摇动
我的船
不能摇动我的心
纵使是樯摧舵折
我也要向前迈进
武汉是我的爱人
我为她甘愿牺牲
赤化的黄鹤楼
要永远屹立江滨
诗歌表达了他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也倾诉了他对武汉的热爱之情。两篇文章的发表,中外震惊,群情激奋,蒋介石大为恼怒。郭沫若随即被当局以“趋赴共产,甘心背叛”及“无可宽假”的罪名被严令通缉,郭沫若被迫流亡东瀛。
从1927年到1937年,郭沫若在日本度过了整整10年。他和妻子佐藤富子(即安娜)居住在千叶县须和田,沉潜在甲骨、金文和古代史的研究中。身处异乡,他没有一天不怀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郁达夫等的帮助下,经过艰难险阻,1937年7月27日下午3时,郭沫若怀着对故国桑梓的赤子之情,从日本秘密回国,投身抗日战争。
猎猎大旗
1938年1月9日,郭沫若在辗转上海、香港、广州之后来到武汉。抗战初期,随着京津失陷、沪宁沦落,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作家云集,期刊荟萃,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正在酝酿和兴起之中。全国各地汇集而来的文化工作者虽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念,要把文化的触角尽量往民间伸去”,可是由于“并没有什么严密的组织”,因此,文化宣传与创作出版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盲目和混乱。组织起来,团结抗日,成为当时社会舆论和文艺界的急迫呼声。时代和人民都翘首企盼继鲁迅之后出现一位力擎大旗的人物。这年初夏,根据周恩来(1937年1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并参与领导中共长江局的工作。1938年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建议,中共中央在党内作出如下决定并下达到党支部:确认郭沫若继鲁迅之后为中国文化界的领袖。历史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决定的适时和正确。在八年抗战洪波和三年解放战争中,郭沫若是率领文化界人士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始终飘扬在斗争最前列的一面光辉旗帜。
1938年春,周恩来(前排左三)、郭沫若(前排左四)与第三厅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一踏上武汉这块沸腾灼热的土地,郭沫若就被卷进了抗日工作的洪流,出席会议,发表演讲,接受采访,应约题词,他四处奔波,应接不暇。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唯一报纸《新华日报》即将出版,风尘仆仆的郭沫若就在到汉的当天为《新华日报》创刊题词。3天后的报上,“发动全民的力量,从铁血之中建立新的中国”酣畅遒劲的两行大字赫然醒目。郭沫若的到来,受到各界人士的注目和人民大众的欢迎。1月13日,他高兴地接受《新华日报》记者慧琳的采访。谈他到武汉的感受,对于如何“保卫大武汉”,他指出:“上海的失败已经给我们一个教训,单只军事防守还不够,必定要广大的民众来配合;单只提口号还不行,必定要切实地兑现,目前的问题,还是在于组织民众,保卫大武汉运动必须有这样切实的工作基础。”语中肯綮,一开始就把目光集聚到民众的宣传、发动、组织上,并以此为基点,展开了他在武汉10个月的战斗。他又应邀为保卫武汉题词:“恢复十年前的精神,保卫大武汉”,大革命时期武汉斗争的热浪又一次回荡在他的心头。
战时的武汉,救亡歌声飞扬,戏剧演出盛行,洋溢着国共合作后全民抗战的新气象。郭沫若深受感染,倍觉鼓舞,他在报上兴奋地谈论抗战前途:“只要全国一致,决心抗战到底,则民族的光荣前途,自然不成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使他看到了战乱中民族复兴的希望,对于胜利充满着必胜的信念。在武昌的“广西学生军营”,他发表了《日寇之史的清算》的讲演,以严峻的历史,痛斥日寇的侵略;在汉口“女青年会”上,他发表《女子是人类美好的一半》的讲演,用热情的召唤,鼓励妇女奋起。在报纸上,他奋笔疾书,写了《日寇残酷心理的解剖》、《把精神武装起来》、《战时宣传工作》、《抗战以来日寇的损失》、《纪念台儿庄》、《鲁南胜利之外因》等一系列政治论文,纵谈形势,广察民意,剖析敌情,鼓舞士气。郭沫若在武汉的10个月中,大型公开演说20次,为各报刊、团体活动题辞17幅。
尽管会议、讲演、编制计划、审视工作、草拟文件等公务羁身,作为文化领袖的郭沫若,仍然把自己最大的注意力放在文艺事业的建设上,和文艺界保持着广泛而经常的联系,当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酝酿的日子里,他写作《文艺与宣传:为庆祝“文协”的成立》,论述文艺界大团结的意义,指出文艺的伟大力量,为“文协”的成立大声疾呼。在“文协”成立前夕,他发表“统一文艺战线,巩固精神国防”的祝词,为“文协”的成立欢呼鼓掌。1938年3月27日,郭沫若兴致勃勃地出席“文协”成立大会,一杆文艺界团结的大旗在敌机轰炸声中树起。会上,他作了激情澎湃的发言:“我们要牺牲一已自由求民族之自由,牺牲一已生命求民族之生命,不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要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他的讲话如急风暴雨,震撼全场,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被推举为“文协”理事。对于“文协”,他感情厚笃,把它团结作家的广泛性称作“作家团结的豪华版”。此后几乎每届周年他都要撰文祝贺。他十分关心各种抗战文艺团体的建立和发展,竭尽自己的影响给予支持和帮助。在一阵短时的沉寂之后,许多文艺刊物相继在武汉创刊,郭沫若怀着欣喜之情,先后为臧云远主编的《自由中国》,叶圣陶、宋云彬主编的《少年先锋》,蒋弼主编的《战地半月》,田汉、马彦祥主编的《抗战戏剧》题签题词。他还为许多报刊撰写文章,有力地支持这些文艺刊物在艰难苦斗中崛起。
1938年2月初,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领导的“孩子剧团”(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团体)历经风雨,辗转3000余里来到武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举行的欢迎会上,郭沫若看到小难民团结友爱、勇敢坚毅的精神,深受感动,泪花满眼。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深情地说:“我希望你们在困苦和磨难中长成起来,中国要跟着你们一道长成起来!”语重心长,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期望。其后又几次去“孩子剧团”的驻地看望,关心着这些少年文艺战士的成长,他派老共产党员陈乃胃担任指导员,派常任侠担任语文教员,曹荻秋为英文教员,到“孩子剧团”讲课。当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要强迫收编“孩子剧团”时,郭沫若力挽狂澜,坚决抵制,经过斗争,最后终于由他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收编。郭沫若又派辛汉文将“孩子剧团”接到武昌昙华林的第三厅驻地,从此“孩子剧团”就一直跟随第三厅战斗。郭沫若对这件事是十分高兴的,在许多年之后,他写道:“孩子剧团的隶属于第三厅,是在筹备中完成的,我自己认为是最满意的事。”他还直接参与了第三厅10个抗敌演剧队的组建工作,这支宣传队伍,历尽艰辛在全国巡回演出,是抗战时期文艺宣传的一支劲旅。
他多次参加关于文艺问题的座谈会和笔谈,发表过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刊登在《自由中国》第2期上“抗战以来文艺的展望”的笔谈,就抗战文艺的特征和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提出了切实适时的意见,有力地指导了抗战文艺工作的开展。《抗战与文化》一文,分析了文艺肩负的历史责任,针砭了文化工作中的种种弊端,陈述了“在抗战期中,一切文化活动都应该集中于抗战有益的这一个焦点”的看法,曾有过较广泛的影响。9月1日,郭沫若刚从前线部队慰问归来,又风尘仆仆出席范长江主持召开的“中国记者节纪念会”。会上他说:“以前用刀刻木为书,所以硬;后来用毛笔写了,所以显得软弱;现在已经用钢笔了,新闻记者应该发挥他的钢性,做政治工作的人,容易腐化,你们应该用钢笔来刺一刺这些人的背,以便使其前进!”幽默风趣,发人深省。30日在“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举行的“抗战中的文化工作问题”座谈会上,郭沫若谈到:“以后文化的路子,不是单单将技巧提高,相反为了创造大众的文化,将更加通俗,非将文化水准通俗化不可。”寄托着对青年记者的殷切希望。10月,武汉已处于日寇炮火的封锁之中,行人稀少,街市萧条。19日傍晚,郭沫若参加炮火中的祭礼,主持“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会”,在充满怀念中深刻指出:“鲁迅精神,是无论如何不妥协,不屈服,对恶势力抗争到底,直到他生前最后一天,还不曾磨灭和减低斗志,这是鲁迅伟大的要素。”号召大家向鲁迅学习,抗战到底。他还题词著文,深切悼念这位历史巨人。
1938年北新书局出版的郭沫若著作《全面抗战的认识》
在武汉战斗的10个月中,郭沫若虽政务繁忙,但未忘笔耕,创作发表了诗歌《高尔基万岁》、《双十节挽歌》、《唯最怯懦者为最残忍》、《弹八百壮士大鼓词》、《满江红》,文艺论文和杂文《纪念高尔基》、《持久战中纪念鲁迅》、《笔的三阶段》、《戎机零件》、《中国会成为法西斯蒂国家吗?》等,这些作品,对当时蓬勃展开的武汉抗战文艺,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创作实践,都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拳拳赤心
当历史的风云从眼底飘过去40多年后,著名剧作家阳翰笙回忆当年在武汉和郭沫若并肩战斗的生活,仍然思绪万端,感慨无限。他深情地写道:“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国统区从事过文化斗争的人们,无不知道郭沫若任厅长的政治部第三厅。第三厅是抗战初期国共第二次合作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属的一个部门,但实际上由中共长江局和周恩来直接领导,第三厅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集中了当时国统区文化界的许多代表人物,正因为是人心所系,人才荟萃,发挥了战斗作用,它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它团结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致抗日,是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
郭沫若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第三厅)的活动无疑是他生命史上的一座突出的山峰。当年他从广州来到武汉的原因有二:一是1938年元旦,他在广州接到在武汉的陈诚的电报:“有要事奉商,望即命驾”,二是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等同志都在汉口,多年分别,渴望一见,因此“决定到武汉去一趟”。但当他得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恢复,国民党方面不过是装潢门面,收买人心,而在人事安排上,排斥共产党人,一味安插亲信时,他愤怒地说:“在国民党支配下做宣传工作,只能是替反动派卖膏药”,不愿就任第三厅厅长。直至1月底,第三厅难产。陈诚黔驴技穷,2月6日在宴请郭沫若的餐席上,突然宣布举行所谓“第一次部务会议”,委任特务头子刘健群为第三厅副厅长,企图造成既成事实,强加于人。郭沫若一眼看出其中蹊跷,申言“自己还没充当第三厅厅长的资格”,拂袖而去,坚不就职,当晚出走长沙,给了国民党顽固派当头一棒。2月26日,郭沫若接到周恩来的亲笔信返回武汉,国民党当局同意在工作计划、人事安排、经费预算等项上作出让步,郭沫若在周恩来的劝说下决定就任第三厅厅长。在周恩来的直接参与下,他和阳翰笙、田汉等一起,投入了组建三厅的草拟计划、编制预算、设置机构、聘请人员的紧张工作。
郭沫若出面主持第三厅工作,是众望所归。4月1日,一个团结了思想界、文艺界、学术界著名人士的第三厅正式成立。各种人才,济济一堂,集结在抗日救亡的大纛之下,时谓“名流内阁”,称极盛焉。在郭沫若的具体组织指导下,尽管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种种刁难、限制和破坏,第三厅在武汉还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宣传工作。4月7日至13日,郭沫若有条不紊地全面指挥了“扩大宣传运动周”活动,他用热情洋溢的演说,拉开了这次声势浩大宣传运动的大幕。4月7日他在开幕式上说:“我们有最大的诚意,与必死的决心,我们要和前线将士抱一样必死的决心,把我们精神武装起来!我们要一声的呼号摧毁敌人的心胆!”当晚在10万群众火炬游行的队伍中,他走在前列,振臂领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10日的歌咏日,他即兴演说:《来它个“四面倭歌”》,点燃起声撼云天的万人大合唱。整个宣传周期间,郭沫若日夜驱驰,四处奔忙。这次“扩大宣传运动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展开的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抗日宣传活动,它以冲决时代沉寂的呐喊,使得“在刀光血影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的武汉复苏了。在抗战一周年纪念时,郭沫若又力挫陈诚等国民党要员散布的武汉“民气低落”的滥调,决定举办“献金活动”,在几经周折终于获准后,郭沫若亲自拟具计划,并主持献金活动的始终。7月7日,这个饱含着中国人民屈辱和标志着抗争的日子,当8个献金台揭幕后,武汉三镇沸腾了,各种各样的人群,包括衣衫褴褛的人力车夫、码头工人、报童、佣人等,带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和金钱首饰、纸币铜钱,涌向献金台。万头攒动,川流不息,人与人之间在竞赛,台与台之间在竞赛,出现了一个“献金狂潮”,为了民族的生存,武汉人民奉献出一颗颗赤诚的心。原定3天的献金期在群众的要求下,不得不延长到5天。10年之后,当郭沫若寓居香港,回忆起他在武汉的这段经历,仍然十分感动地写道:“新闻界是尽了宣传的能事的。那些时日的武汉报纸保存着极丰富的、令人感激得流泪的纪录。可惜这些资料,我在目前不能得到,我不能写出些更具体的事实来,使未身临其境的朋友同样感泣一下。”而事过40年后,笔者从尘封的当年报刊中找到了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录,不妨简略地摘抄两段,它比我们的描绘更具有历史的实感。
1938年7月8日的武汉《扫荡报》这样记载着当年献金的情况:
络绎不绝的民众自动上台捐助了,这里有工人、有老太太、小孩与妇女,而最令人兴奋得几至泣了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北平流亡来的老者,他叫傅部周,是靠着贩卖长生堂的无极丹来度日的,接连来了三次,捐助了一角九分。一个叫黄泽盛的大汉,拖着三十八把大刀,流满了汗上台来嚷道:“我没有别的东西,也没有钱,这儿送上几把刀给弟兄们杀鬼子去吧。”总理铜像前,一位每天在人行道旁哀求苦叫的乞丐,腿断了,凭着两截上腿蹒跚着走,腋下还夹着一卷残破的芦席,在右手上拿了五分钱,慢慢地爬上台来,把五分钱投到箱里,脸色非常的沉毅而坚决,他不愿讲自己的名字,他低着说:“我是残废乞丐,这一生是不能为国家到火线上打仗了,我是愿死也不做亡国奴的。”
1938年7月10日的《扫荡报》这样记载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献金情形:
张贴着第八路军四个大字的一辆汽车,风驰电掣地开到了总理像前,这时候3个士兵排着行列,由一个十二岁的士兵领导着,跨上台来,呈献了节省的伙食费5元。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6位参议员,到了江汉关前,除了代表中国共产党呈献1000元之外,又各自地献上了150元。接着周恩来、叶剑英两氏,又赶着前来,一个捐了240元、一个代表八路军献了1000元。
……一直到晚上七点,献金的人还是江水似的涌来。
最后总计献金数目高达100万元,后来用这笔钱购买了大量的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这次献金是一次自发的极其盛大的民意测验,它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力量。
郭沫若领导下的第三厅,除主持了“扩大宣传运动周”和“七七周年纪念”两项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大型宣传活动外,还举办过“雪耻兵役扩大宣传周”、“九一八”七周年扩大宣传周等。积极参与武汉抗战文化工作,协助和协调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等十几个全国性文艺抗敌协会的工作。第三厅筹建的“全国慰劳总会”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慰劳活动,当年《三厅第五处九月份工作概况》的报告称,在一次发动各地征募活动中,就征集棉背心400万件,旧寒衣500万件,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第三厅战地文化服务处和设在各战区的分站,将大批的抗日宣传品送到了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前沿阵地。第三厅第五处编印的《前敌》和《士兵》两份周报,在战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中,坚持出刊,深受广大士兵的欢迎,鼓舞了抗敌将士的斗志。对日宣传和国际宣传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第三厅第七处在9月份曾开展外语播音16次,编发的《日寇暴行录》画册,曾寄往英、美、加拿大、埃及、巴勒斯坦等世界各地,对日播音节目每周都有鹿地亘(日本进步作家)、绿川英子(日本世界语学者和作家)轮流一次的广播演说,编发的《敌军损失一览表》、《郭厅长告日本将士书》、《国际反日援华大事记》等反战传单,和中国士兵反击的子弹一起,倾泻在日军阵地上,引起了敌军的极大恐慌。郭沫若领导的第三厅在武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第三厅和郭沫若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阳翰笙这样说:“第三厅是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这是公允恰当的历史评说。
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在武汉讲演
心心相印
扬子江边的日日夜夜,斗争是激烈的,工作是繁忙的,然而郭沫若始终生活在战友和同志们温暖的友爱之中。他从广州到武汉,第二天就被叶挺将军拉到太和街26号“新四军办事处”下榻。当时叶挺肩负党的重托,从延安来到武汉,会集8省游击健儿,出任新四军军长,负责汉口新四军办事处的组建工作。两位老友阔别既久,如今朝夕相处,常常促膝深谈,彻夜不眠。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使他们痛心疾首,满怀忧愤;群情激昂,日益高涨的抗战声浪又使他们满怀热望,激动不已。一天,他们又在一起畅谈,越谈越激动。郭沫若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看看站在面前的这位戎马倥偬、壮怀激烈的将军,想着他少小从军、七载征战、十年流亡的经历,不禁百感交集。他猛地走到桌前,哗啦展开一张大纸,饱饱地蘸上一笔浓墨,不假思索,飞龙走蛇地题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几个字,写成一轴条幅赠给叶挺。这是叶挺将军最喜爱的《论语》中的语句,叶挺大声读了一遍,四目相对,两人都爽朗地笑了。这张珍贵的条幅,叶挺一直把它挂在自己的住房。皖南三年,出生入死,须臾不离,高悬居室之中作为座右铭;茂林惨变,身陷囹圄,他刻画于狱壁之上,鞭策自励。这轴条幅不仅是他们友谊的信物,也寄托着郭沫若矢志抗敌的决心。
到汉的第二天晚上,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屋子里,欢声笑语,一片欢腾,郭沫若在这里见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叶剑英、博古、董必武、林伯渠等人,畅叙别情,纵谈国事直到夜深才依依而别。郭沫若和周恩来更是亲密无间,情深谊长,他们曾同住于珞珈山上和汉口租界(鄱阳街1号),他们一起共商大计,运筹帷幄,一起出席会议,巡视工作。2月,在他坚辞不就第三厅厅长之职时,周恩来婉言相劝,晓以大义;5月,在他工作受到碍难心情焦躁时,又受到周恩来的亲切开导。7月17日,是郭沫若从日本返回祖国投身抗战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珞珈山的郭沫若寓所,周恩来主持召开了第三厅同人参加的纪念会,胡愈之、邓颖超、田汉、洪深等老朋友和“孩子剧团”的3位小代表都来了。客室挤得满满的,在由衷的赞许和美好的祝愿面前,一向善于辞令的郭沫若却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简单然而深情的小小纪念会,春风般温暖着郭沫若的心。周恩来的帮助和支持,对郭沫若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1978年5月27日,郭沫若在他一生最后一篇文章《衷心的祝愿》中满怀深情地回顾说:“五十多年,周总理在政治上、思想上、艺术上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曾经给予我许多难以忘怀的指示和帮助。”武汉时期的共同战斗,是他们友谊诗篇中重要的一页。
9月底的武汉,全市已沉浸在“保卫大武汉”的反侵略怒吼之中。22日那天,时任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的朱德将军,因军机要事突然乘机从华北前线来到武汉。郭沫若与朱德在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分别,11年后,不期在这将要陷落的孤城邂逅,惊喜异常。当晚,他们在鄱阳街1号抵足而眠,度过了难忘的一夜。第二天清晨,朱总司令匆匆北上,临行之前,赠诗互勉,“重逢又别,相见——必期在鸭绿江边”,以抗战到底的决心握别。每当回忆起和朋友们这一段相处的时日,郭沫若无限怀念地说:“浓厚的友情,闲适的休息,是永远也值得回忆的。”
1938年10月24日,武汉沦陷前夕,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城市在敌人密集的炮火的包围中,各机关、人员均已先后撤往重庆。郭沫若和胡愈之作为第三厅的最后一批人员,仍然坚持在战斗的岗位上。这天清晨,他为《扫荡报》写了一篇最后的社论《武汉永远是我们的》。他说:“我们的武汉并不是对于弗朗哥的马德里,而是对于拿破仑的莫斯科!”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深情,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决心,在参加了一个会议后,他又驱车汉口市区查看了撤离武汉时的对敌宣传工作。当他看见前几天经他拟好的标语:“兵士的血和生命,将军的金勋章”,“武汉是日本侵略者的坟墓”,字大如斗,已高悬于水塔之上,才满意地笑了。这天傍晚,他和周恩来在江边握别上船。25日清晨轮船解缆离汉,结束了他在武汉10个月的战斗——这天,也正是武汉沦陷的日子。武汉人民永远铭记着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郭沫若是保卫武汉、战斗到最后的一名英勇的卫兵。
深深眷恋
“东湖昔曾居,至今犹向往。”郭沫若是无法忘却武汉的。1954年3月8日,他在一首题为《咏武昌东湖梅花盆栽》的诗中表达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多次到武汉视察访问,参观游览。195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郭沫若专程来汉致贺,献诗一首,临江吟诵,他激情澎湃的声音回荡在辽阔的楚天上空。1961年9月他乘船顺江而下,“浑然一梦下荆州”,到武昌探访当年的旧居,兴致勃勃写下“一别珞珈廿二年,旧庐寻觅费盘旋”的七律一首。1966年7月16日,郭沫若在武汉乘船观看群众横渡长江,挥毫写下《水调歌头·看武汉11届横渡长江比赛》,描绘了万人竞渡的壮阔场面:“……战歌壮,晴光好,大桥横。豪情奔放,万岁欢呼天地惊。回看人群岸上,挥动彩花乱舞,锣鼓镇雷霆。”
……这是郭沫若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莅临武汉。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31/11/42/3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