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和共和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种类繁多和数量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这些遗产资源共同构成了承载城市文脉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是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真切实地加以保护利用。
武汉工业布局历史演变
工业遗产是工业及其发展过程的历史沉淀,研究武汉工业遗产必须首先了解武汉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空间分布。
武汉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晚清近代工业化时期、共和国工业基地建设时期、20世纪90年代工业调整时期、世纪之交工业新貌,每一时期工业空间布局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一、晚清近代工业化时期(1861—1949年)
1861年汉口对外开放后,以英租界为开端,沿长江陆续设立了五国租界区。同时与轮船运输相适应,外国商人在汉口沿江设立了众多的码头、仓库,租界内临江一侧渐次兴起各色独立的小型加工厂,主要为制茶、蛋品、卷烟、制革、面粉等消费品加工企业以及机械修理等。1889年12月,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兴办民族工业,汉阳成为冶金、建材、机械制造工业基地,武昌逐渐成为近代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基地,进而带动了武汉民营工业的发展。
清末武汉的工业主要沿长江、沿铁路近域布局。如位于汉阳龟山北麓、汉江南岸的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位于月湖以北、汉江之畔的湖北官砖厂、湖北针钉厂,形成汉阳十里工业长廊。在武昌文昌门、望山门、平湖门外建设湖北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和制麻局,形成近代纺织工业区。在武昌城西南白沙洲建设造纸厂,在保安门外南湖建设制革厂,在武胜门外下新河建设毡呢厂,在城内兰陵街建设模范工厂,在洗马池街建设湖北银元局,在原宝武局基地建设铜元局。在汉口沿京汉铁路,则有硚口贫民工厂、谌家矶扬子机器厂等。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压制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君主专制桎梏被打碎,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相互厮杀,相对减弱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及资本输出;加之国内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运动的不断兴起,实业救国思潮的日益广泛传播,武汉曾出现过投资设厂高潮,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武汉已有民营工业企业(包括较大的手工作坊)约600家。这些厂分有20多个行业,以纺织工业最多,约290户;碾米业90余户,新建立的有80余户;印刷业71户,新建的有34户;机器业58户,新建立的有40余户。
20世纪20年代后期,武汉工业几经起伏。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因劳资冲突激烈,又受到外部经济封锁,工厂大量倒闭,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1927年宁汉合流后,战乱未停,经济发展停滞,工业生产一蹶不振,直到1929年才略有转机。不料1931年武汉大水及世界经济危机,致武汉工业又受挫折。1935年后,由于中国抵制日货,加上湖北农业丰收,武汉工业重现繁荣局面。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武汉,在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外资所办企业也有所增加。到1937年,先后有德、英、美、日、法、意、苏、荷、比、西、丹、瑞士、瑞典、澳等国在汉开办企业156家,除少数企业如汉口打包厂、恒丰面粉厂、金龙面粉厂、福中澄油厂等外,大多数均为外商独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在对中国进行经济剥削的同时,也把一些新的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带到武汉。这一时期,是民国年间武汉工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尽管在全国工业城市排名中,和晚清相比位次发生后移,但仍占重要地位。据官方统计,1936年底,武汉有民营工厂516家,其中汉口408家,资本总额3982.75万元,年产值16756.66万元;武昌58家,资本总额588.66万元,年产值2342.93万元;汉阳50家,资本总额153.32万元,年产值754.07万元。另有省营与国营中大型工厂20家。武汉工业的厂家、资金额、年产值分别占湖北省工业的94%、99%、92%。另据《抗战两年来湖北省公私损失统计·工业概说》记载,抗战爆发前武汉有民营工厂603家,占湖北全省民营工厂749家的80%。武汉工业在全国的排名,次于上海、天津、无锡,居第4位,资金额、年总产值居第5位。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后沿江西上,兵锋直指武汉。武汉工业企业被迫内迁,250家大中型企业、十余万吨机器设备,西迁至四川、陕西、湖南、广西、贵州等抗战大后方。
武汉企业西迁的结果,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工业水平,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武汉的陷落,人口大量逃亡,经济水平跌落至谷底,工商企业比战前减少70%以上。抗战胜利后,武汉工业恢复极其缓慢,到1949年,武汉各类工业企业大量破产,30人以上的工厂仅余260家。固定资产仅有7000万元,年产值19766万元。所剩企业多因资金短缺,开工严重不足濒临倒闭。
民国时期,武汉城市形态处于传统封建城镇向现代都市的转化期。这一时期的工业区布局均依托城市,顺江汉水道和新修的陆路交通就近展开,这一发展态势奠定了其后数十年武汉工业的基本格局。
二、共和国工业基地建设时期(1949—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市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着手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武汉市人民政府三次制订和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按照工业部门的性质,以技术经济合理和满足环境生态要求为原则,适应自然条件和总体规划目标,工业布局以城区为核心,向市郊、沿江、沿铁路线展开。在市区建成区内,形成一批工业小区,有关产业相对集中,沿江的卫星工业镇如葛店、阳逻、沌口、金口、滠口也有了发展。
“一五”期间以武钢、武重、武锅、武船、武汉肉联、青山热电厂和武汉长江大桥等七项全国重点工业交通项目为代表,武汉作为全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的地位得到强化。“一五”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又进一步带动了“二五”期间地方工业,包括冶金、机械等重工业及纺织、轻化、电子、食品等轻工业的发展。“一五”“二五”时期的大型工业项目的建设,按工业区位原则进行选址,并借鉴苏联模式按地域生产综合体形式建设工业区,呈工业组团的功能和形态特征。这些组团基本沿江河和山脊线布置,逐步形成12大工业区,分别是青山、余家头、答王庙、钵盂山、白沙洲、关山、鹦鹉洲、七里庙、庙山、堤角、易家墩、唐家墩。
这一基本骨架使工业区位主导的沿江河和沿山脊线布置呈指状由中心向外拓展,呈现“轮辐状”,指间为湖泊低地。以大企业为基础,配套生活居住用地及其他设施,成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城市单元,这种建设模式也成为1996年武汉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综合组团的基础。
三、20世纪90年代工业调整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城市布局按照“钢铁城、汽车城、商贸城、科技城”的“四城”格局展开,其中钢铁城、汽车城、科技城的建设与发展均与工业布局有关。与此同时,工业布局的思路逐步形成,即工业布局的调整与扩展,要严格遵循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原则,坚持从长远的总体利益出发,实行新建与改造、调整与疏导、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中心区为基点,沿长江、汉江两岸展开,形成分工明确、主体突出、结构合理的沿江组团式工业分布格局。具体调整的思路是,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实施“退二进三”和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依照规划,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以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发展,按限制区、控制性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3个层次布局。
工业限制区为工业企业的迁出区域,其范围有:汉口东起黄浦路,西至建一路,北起建设大道,南至长江、汉水边;汉阳东起长江边,西至二桥路,北起汉水,南到汉阳大道、沿铁路到腰路堤以南铁路边;武昌东起中北路、中南路、中山路南段,西至长江边,北起徐东路,南至巡司河。限制区面积约为85.3平方公里,共有732家工业企业列入搬迁改造;其中汉口区域402家,汉阳区域131家,武昌区域 199家,分别占全市应搬迁改造企业总数的 54.92%、17.9%和27.18%。截至2000年底,全市有147家工业企业实施了搬迁改造,共退出工业用地173公顷。余下的585家企业,除保留无污染和部分都市型工业外,其余工业企业结合旧城改建,分期分批搬迁到相应的发展区域或就地转为三产业。
工业控制性发展区是中环线内除工业限制区以外的地区,区内形成古田、堤角——谌家矶、鹦鹉洲、白沙洲4个中型工业区和黄浦科技园石桥园区、江北民营科技园、硚口经济发展区、陶家岭经济发展区、青山经济发展区、鲇鱼套工业区、石桥工业区等工业区。
工业重点发展区是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关东、关南和庙山为主构成的关山工业区,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主体的青山工业区和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的沌口工业区,这3大工业区以主导工业为核心,建设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以后逐渐形成如下格局:
1.新建的工业密集区
(1)沌口汽车工业密集区。该区工业布局以轿车总装为中心,相应布局为轿车生产服务的零部件、配套件以及与轿车工业关联密切的机械、电子和少量的轻纺工业。(2)阳逻电力、港口工业密集区。该区工业布局以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和为新港区配套的工业项目为重点,以现有工业为基础,适当地发展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等工业。(3)东湖新技术工业密集区。由东湖地区和相邻的原关山、石中两个工业密集区组并而成,形成微电子应用、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激光技术、新材料等五大新高技术产业群。
2.扩展的工业密集区
(1)青山冶金工业密集区。该区工业建设和布局以武汉钢铁公司为骨干,以“双七百”改造扩建工程为主体,扩大钢铁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档次,进一步发挥优势。(2)葛店化学原料工业密集区。该区建设与布局的原则是在已经形成的化学原料工业为特色的基础上,向白浒山一带拓展。
3.调整、疏导、改造的工业密集区
(1)杨园工业密集区。该区是以纺织工业为主、交通运输设备为辅的加工工业密集区。(2)堤角工业密集区。形成机械、化工、食品为主导行业的加工区。(3)唐家墩工业密集区。形成以机械、轻工为主导行业的综合加工区。(4)易家墩工业密集区。形成以机械工业和精细化工为主导行业的综合加工区。(5)七里庙工业密集区。发展成为以改装车、冷冻机为主的机械工业密集区。(6)鹦鹉洲工业密集区和白沙洲工业密集区。鹦鹉洲工业密集区发展成为以港口机械为主体的工业密集区;白沙洲工业密集区发展成为以造船、建材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密集区。
4.郊区工业布局沿交通干线展开
郊区工业发展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和地理位置作适当调整,继续沿水陆交通干线展开布局,重点发展沿江城镇和郊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原城关镇)工业,使其加入全市工业分工体系,优先接纳中心区工业扩散,突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形成连结中心区,带动乡村的相对发达的工业密集区域。
(四)世纪之交工业布局新貌
2000年,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中心城区工业用地66平方公里(含葛店工业区),其中青山、沌口、东湖三大工业区工业用地34.82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的53%。
武汉工业布局空间特征
武汉近代工业布局依托城镇基础,沿长江、汉水、公路和铁路交通干线展开,与此相对应,也决定了武汉工业遗产依江、沿路、成片的空间分布特征。略微不同的是,近代工业遗产除汉阳外,多呈散点状分布于城内或城郊的沿江、沿河、沿铁路地带;现代工业遗产则多聚集成片,呈组团状,除分布沿江、沿河、沿铁路外,还保存在沿城市主干道形成的工业小区或工业城镇内。
武汉20世纪90年代前的工业布局特征如下:
第一,工业布局的重心高度集聚于城区。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7个城区内的工业企业,占全市企业户数的68.89%,工人占84.21%,固定资产原值占93.83%,实现总产值占91.29%。大型企业户数约96%,中型企业户数约96.26%,以及中央部属、省属企业户数约92.09%都集中在7个城区。
第二,工业布局在长江南北两岸比较均衡地展开。1985年末,长江北岸的企业户数、工人数和实现产值数均略大于南岸,而南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比重较北岸为大。
第三,中心区外围呈圆环状分布。武汉三镇鼎立,历史上,汉口、汉阳、武昌均以岸线码头为核心,沿江向外扇面展开,形成自己的中心区。在中心区内,居民稠密,商业贸易发达,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因此近代工业诞生后,工业项目的选址均置于中心区之外。除在中心区内的少数小块地区集中了若干传统加工业外,工业企业基本在各中心区外围设置,形成一条宽窄不等的圆环状工业密集带。
各界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的努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武汉与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样进入整体转型时期,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刻变革,城市工业外迁步伐加快,原厂地厂房除部分建成都市工业园区外,其余部分要么开发为商品房,要么转化为第三产业,原工业场地厂房、机器设备及相关设施大部分被拆毁。工业遗产面临严重危机,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近十多年来,武汉地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尤其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及其研究生,从规划学、建筑学、文化遗产学等方面,对武汉工业遗产保存现状、保护利用方式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发表了一批论文。其中既有对某一企业,如武汉锅炉厂旧址、武汉重型机床厂旧址、汉阳钢厂转炉车间的保护利用规划,也有对某一类型遗产如武钢红房子、武汉锅炉厂职工宿舍、汉口既济水塔的保护设计,还有对某一片区乃至整个武汉市工业遗产进行系统调查后,提出的保护利用建议。
在专家学者为保护工业遗产呕心沥血、奔走呼号的同时,武汉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刘奇志也开始了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注思考。这位学者型的领导结合自己从事国土资源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实践,与同事何梅、汪云、朱志兵联名发表了《武汉老工业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划实践》的长篇论文,从国土资源与城市规划角度,在总结武汉工业用地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介绍分析武汉“退二进二”的都市型工业发展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武汉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直接促进了《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
武汉工业遗产的命运也牵动着企业创办人后裔的心。据长江日报记者佘晖报道,2011年10月,荣氏家族后人、著名爱国企业家李国伟(荣毅仁姐夫)之子李元俊携妻儿自香港专程到汉,参观位于硚口宗关的申新第四纺织厂、福新第五面粉厂旧址,并与两厂职员后裔40多人,包括前申新纱厂经理厉无咎之子厉宗煌聚会,福新第五面粉厂前技师、83岁的金荣海闻讯也从加拿大赶来。鉴于“申四”厂房旧址在2009年已被全部拆除,在这次聚会上,厉宗煌发出关于保护“福五”工业遗产的呼吁书,共计有58人参与联合署名。
武汉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在各方共同呼吁建议下,编制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法规终于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2012年,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完成,2013年2月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于5月3日获市政府正式批复公布实施。这是武汉市首次针对工业遗产保护编制的专项规划,其中公布了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评判标准、保护名单、保护分级、保护内容、保护利用模式,使武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走上了全市统一的法规层次。
工业遗产分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分类方式,即按时段划分为近代工业遗产和现代工业遗产;一种是横向分类方式,即按行业与形态划分,这又直接涉及武汉工业产业结构和行业门类。民国年间,武汉市工业门类残缺不全,产业结构带有明显的畸型性。共和国成立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三大支柱,食品、化工、电子、轻工、医药、建材等有一定规模,新高技术产业开始发展,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1985年,全市工业行业有33个大类和387个小类,占全国40个大类的83%和539个小类的72%。
与武汉工业产业结构和行业门类发展变化相对应,武汉工业遗产行业类型,留存的属于近代的种类较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种类较多。据学术界已有研究表明,武汉工业遗产行业类型包含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共11个行业;使用类型则包括了工业厂房、机器设备、仓库、职工宿舍、企业办公、车站、码头、铁路等建筑设施等。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常见的有以下5种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模式。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在学习借鉴外地上述几种模式的同时,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创新。其中利用工业企业向城外搬迁遗留的场地、厂房及设备创建都市工业园区,打改革牌,走创新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通过成片改造老企业,发展都市工业,发展新型工业,带动老工业基地改造,据称在全国尚无先例。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2/19/32/3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