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坐落在武汉市长江北岸、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江,东濒长江。晴川阁面临长江,背靠龟山,与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珠联璧合,蔚为壮观,在万里长江上,龟蛇锁大江、楼阁两相望,唯武汉这一处,因此被前人称之为“天下绝景”。晴川阁亦被称为“楚天晴川第一楼”,明代“公安派”学者袁宏道将武汉的黄鹤楼和晴川阁、湖南的岳阳楼、襄阳的仲宣楼并称为“楚四名楼”。明代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有着“宰相之杰”之称的张居正,明清时期著名戏剧作品《桃花扇》的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等,都曾登临晴川阁并留下广为传诵的诗句。
历史由来
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的功德,专门修建了禹王庙(禹稷行宫)和这座阁楼。阁名取自唐朝大诗人崔灏著名诗词《黄鹤楼》中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两字。
据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房子被毁,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首领们一致推荐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大禹改变了父亲治水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从此,百姓们又可以在地面上种庄稼了。大禹治水时,不畏艰险,不怕劳苦,戴着箬帽,拿着锹铲,带头挖土、挑土,与老百姓一起劳动,他的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令大家十分感动。更让大家敬佩的是,大禹受命去治水的时候,新婚仅仅只有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治水而到处奔波。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曾有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是他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他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他也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又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动了天下许许多多的百姓和官员。禹王庙和晴川阁的建设,就是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大禹治水的功劳,学习大禹为人民造福的精神。
晴川阁一角
由于社会的变迁,晴川阁自创建以来几经兴废。从明代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晴川阁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维修增建和2次重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将士在历时40天的“阳夏保卫战”中,在汉阳龟山一带与清军展开激战,以致晴川阁在战火中遭受重创。1934年的一场风灾,更是雪上加霜,将风雨飘摇中的阁楼彻底摧毁。现在的晴川阁,是1983年依据清末晴川阁的历史照片,在原遗址上进行复建的。整个阁楼的建筑形式和形态沿袭和保留了晴川阁原有的“气势雄浑不失灵动”、“端庄凝重不失飘逸”的艺术风格。
景点览胜
晴川阁由三大主体建筑构成,即大禹治水纪念地——禹稷行宫、历史文化名楼—晴川阁、三国历史遗迹——铁门关及其系列附属建筑。
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所在地相传是当年大禹在汉治理洪水时的驻足之地,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曾数度毁建。明代天启年间,改禹王庙为“禹稷行宫”。同时,在原来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十八位跟随大禹治水的先贤。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重修。占地350平方米。其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其西侧有一个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亭内立有毛会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
禹稷行宫殿前屋檐下悬挂的一块“万世蒙泽”的匾额,这四个大字出自书法大家沙孟海之手,字体笔力苍劲、雄浑饱满。两侧楹联则由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题写,“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的概括出大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院落两侧回廊墙壁上分别镶嵌着六组木雕,诉说着大禹诞生、疏江导汉、三过家门、手植古柏、禹征三苗、禹定九州等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禹稷行宫内的落地罩将院落空间进行分隔,具有典型的南方园林特色。房檐下苏式彩绘的如意斗拱,精雕细刻的描金额更是巧夺天工。最具吸引力的要数门窗、隔扇、栏板上的木雕饰,不仅可以欣赏到花卉、鸟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而且会发现许多“福寿双全”、“双凤朝阳”、“鹿鹤同春”等反映民俗风情的图案,把古人用“谐音寓意”来祈求吉祥幸福的美好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殿前后的中央部位,分别耸立着两尊风格各异、神情不一的大禹塑像。前者以“禹迹图”为背景,大禹头戴冕旒,身披朝衮,神态端庄;后者头戴斗笠,身穿布衣,左手叉腰,右手执耒,微微抬起的右足踏在一块岩石之上,像是在小憩又似在沉思。大禹塑像两侧墙面各悬挂着一幅木刻书法,分别是元代林元、明代张元芳撰写的《大别山禹庙碑记》和《重建禹稷行宫记》,记述了禹稷行宫历来修建的过程。《九州禹踪》的展览,展示了大禹遍布九州的历史足迹,追忆了大禹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伴随着供桌上冉冉漂游的青烟,透过那斑驳陆离古钟上的铭文,游客依稀可辨当年“声讫四海”、“德被九夷”、“皇图巩固”、“帝道遐昌”的赞颂之语,隐约可闻当年古人祭祀大禹时大殿内、久久回荡的钟鼓之声……
禹稷行宫
晴川阁
晴川阁是汉阳知府范之箴修茸禹王庙时在其旁增修的一栋“飞甍绮疏,层轩曲楯,宏敞骞峙”的楼阁,目的在“志大禹之功德于不忘”。
“峭壁临江断,危楼傍水悬。窗飞衡岳雨,门过洞庭烟。”这是前人对晴川阁生动、形象的描绘。晴川阁主楼占地面积386平方米,通高17.5米。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充分体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奇风貌。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同时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屋脊装饰上运用了与北方建筑不同的“鱼龙吻”,除有避邪的含义之外,表现出南方水乡泽国的的民俗风情。
阁楼顶层牌楼巨型匾额“晴川阁”三个大字,为中国佛学大师、书法家赵朴初所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金碧辉煌。阁楼内外楹联满目,多为古人所撰、今人所书。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楼阁门首抱柱上清代文人宋鐄、裘行恕撰写的两幅楹联。前者为“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川源揽全省,看不尽鄂渚风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后者为“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两联异曲同工:状物写景、用典抒情、虚实相生、绘声绘色,将有着“天下绝景”之称的晴川阁与黄鹤楼相提并论,铺开一幅韵味无穷的丹青长卷,指引游客领略那荆楚胜地的如画江山。
阁内悬挂着题名《古武汉三镇图》的仿古工笔绢画。相传此画创作于明代末年,作者是享有“明四家”之称的仇英。画中万里长江水天相连、碧波万顷;南北两岸之晴川阁和黄鹤楼依山傍水、交辉相映;江中绿洲——鹦鹉洲垂柳依依、芳草萋萋;江汉汇合之处(今汉口龙王庙、汉阳南岸嘴一带)则是舟舸如梭、风樯林立,整幅画面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气象万千的壮观场景。阁楼正厅《古武汉三镇图》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大匾牌,匾牌上横书“山高水长”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字字千钧。据史料记载:匾额为清人毛会建所书。在《古武汉三镇图》两侧的抱柱上,镌有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所撰写的楹联:“洪水龙蛇循轨迹;青春鹦鹉起楼台。”时人赞此联“句切而雅”,寥寥十四字,将晴川阁周边景色尽纳其中。
铁门关
铁门关紧邻龟山。龟山素有“江汉门户,武汉脊梁”之称,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1800余年。《明一统志》上有着“吴魏相争,设关于此”的文字记载。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赤壁大战,吴蜀联手“火烧连营”后,逐渐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日后,为了抗衡魏蜀,孙权特在龟山东麓修筑了这一军事要塞。因其左倚龟山,右控禹功矶,易守难攻,坚不可摧,故名铁门关。其后数百年,铁门关历经多次攻守大战,以险固闻名于天下。
据《汉阳县志》记载:铁门关在历史上是屡建屡毁、屡毁屡建,遭到毁灭性破坏则是在明代末期。1993年,武汉市拨出专款在原址上重建铁门关。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通高15米。城楼为二层重檐歇山式建筑,翘戗飞檐,翼角升腾。随檐而出的麻石台阶、色彩绚丽的彩绘藻井、古色古香的红墙朱柱向游客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与凝重。
在铁门关和禹稷行宫之间,有一座四角攒尖的小亭子,亭子中间矗立着一块刻满奇特怪异文字的石碑,它就是人们至今猜测不透、难以辨识的禹碑。禹碑,又称岣嵝碑,为纪念大禹治水功德而立。碑上共有文字77个,既非甲骨文,又非石鼓文,字型奇特难辨。
传说典故
赑屃的故事
在禹稷行宫前有一只背驮一块无字碑、貌似乌龟的爬行动物。它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禹稷行宫。它,究竟为何方神圣呢?对此,民间有一个这样的传说,龙生了九个儿子,“赑屃”是其中之一。赑屃以力大无穷、喜欢负重而闻名天下。在大禹治水以前,赑屃与其他龙子龙孙一样,背负着三山五岳四处兴风作浪,以致天下洪水四溢、水害频生。自从它被大禹制服后,深为大禹的治水精神所感动。从此,赑屃为治水大军逢山开路、过河搭桥,立下了汗马功劳。大禹为了嘉奖它,同时考虑到它喜欢负重的个性,于是就让它驮了一块无字石碑,意思是赑屃的功劳实在太大,就是千言万语也书之不尽、万语千言也颂之不完。
晴川阁铁门关
“禹功矶”的来历
相传因大禹治水,疏江导汉,使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因此人们将这块石矶命名为“禹功矶”。禹功矶与黄鹄矶夹江相峙,呈“龟蛇锁大江”之势,自古为天然屏障。后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矶上吹笛,人们又一度将“禹功矶”称之为“吕公矶”。有一年,元世祖忽必烈御驾南巡,渡江到武昌,登上武昌黄鹄山(蛇山),望见汉阳龟山一石矶伸入江中,十分险峻。他一边眺望,一边问当地诸父老:“山头石矶叫什么名?”随行说:“听说唐代有一道人吕洞宾,曾在矶上吹笛,所以叫吕公矶。”忽必烈又问:“唐以前叫什么名?”当地诸父老无人吭声,再三问之,有一老者站出来说:“从读过古书上知,此矶名叫禹功矶,后人讹传为吕公矶。”忽必烈听后,下旨将此矶复名为“禹功矶”,对老者予以嘉奖。同时还下令在禹功矶上复建禹庙,岁岁祭祀大禹,以寄禹功之思。从此,此矶就被称为“禹功矶”。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8/10/28/2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