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三角山 —鄂东名山-下载亚博app

三角山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故乡。因其三柱奇峰状如兽角、直刺云天而得名,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幽、秀驰名遐迩。三角山方圆64平方千米,有大小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风景优美,林木葱茏,环境清新,气候宜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角山是一座革命山。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高敬亭、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革命遗迹随处可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湖北省境内唯一保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有当时作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碧仙洞”;有刘邓大军指挥所,著名的高山铺战斗就是在这里指挥的。当时刘伯承在古寨东门摄影留念的照片至今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三角山是一座文化山。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陆羽、吴承恩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把三角山当做吟诗作赋、陶冶性情的最好去处,并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其中“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笔架飞瀑”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李白、杜甫饮酒赋诗的“白甫堡”保存完好;苏东坡、郑板桥在“西陵崖”题留了手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

三角山还是一座宗教名山。自唐代慈应祖师开山建寺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盛唐时期曾有“三十六寺庙,七十二庵观”、“三千和尚,八百道人”的盛况。如今已恢复建成的紫云禅寺、金轮寺和三角寺常年香客不断。

浠水三角山 —鄂东名山

景区览胜

紫云禅寺

紫云禅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30年),距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传说慈应祖师开山之时,有紫云萦绕山峰,故取名“紫云禅寺”。

紫云禅寺兴旺于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经历朝修复,规模不断扩大,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1003年),大兴土木,改建成巍峨大庙,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分为五殿三阁(祖师殿、观音殿、大佛殿、玄帝殿、关帝殿、大慈阁、朝阳阁、藏经阁),规模宏大,石梁石柱,飞阁流丹,壁石精彩,龙凤花纹,工艺精湛,供奉神像栩栩如生,常年香火不断。南宋至元未240余年间,几经沧桑,屡建屡毁。明、清时曾5次修复,香火仍然旺盛。清末至民国前期因长期战乱,年久失修,多处坍塌,仅存大佛殿、朝阳阁,神像、神龛及器物大多毁坏无存,少量被民间收藏。紫云禅寺栋宇古朴,地隔尘寰,雅静清幽,苍松翠竹,相映成趣。寺左侧有一巨石,呈四方形,表面平滑,遗有棋盘,“楚河”、“汉界”清晰可辨,人称“棋盘石”,传说紫云禅寺开山祖师曾在此与人对弈。登上棋盘石犹如步入仙境。

紫云禅寺不仅是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乐土,而且还吸引历代名流前来朝佛览胜,留下了许多诗词题咏和传奇佳话。宋代文学家苏轼谪居黄州后,于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3年)登山拜佛,题了“仙家玄妙,佛法无边”。欧阳修晚年从汴京千里风行三角山,曾到紫云禅寺朝拜,登主峰题刻“问天”、“摘星”。明代文学家、四川眉州知州陈仁近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1年)春登三角山,并寓居紫云禅寺,写下《寓三角寺诗四首》和《季春登三角山有怀四首》,晚年告老后隐居于此,虔诚向佛。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朝拜紫云禅寺后题了“祖师之灵,千古留名”。此外,明代朱元璋军中元帅康茂财,元末义军领袖、“天完”国皇帝徐寿辉,清代乾隆帝大臣秀松,清代黄州知府梁文博,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等都曾朝拜紫云禅寺。

卧仙石

卧仙石是三角山第三峰上的一块巨石,巨石一半伸向崖外,似坠落之状,石面光滑平坦,可够一人平卧。崖石旁两棵古松左右相伴,传说为神仙休憩之处,故称“卧仙石”。

迎客松

迎客松矗立大尖峰顶,茂枝斜向东南,如一位老人遥伸苍劲手臂于峭壁之外向游客招手致意,胜似画家笔下迎客松。迎客松近年曾被多家刊物和电视台作封面和片头背景。

梭椤树

梭椤树位于老龙洞右侧,相传系月下老人为感化教育东海龙太子敖荡,并使他和鄱阳公主成亲所种。这棵梭罗树树干挺直,没有大枝丫,顶上生成一蓬树叶,很像一把撑开的雨伞,树叶成条形,又像松针又像柏叶,四季常青。梭罗树年年飞籽,却不长苗。现在已被列为重点保护树木。

金边溪

金边溪位于三角山森林公园中部,是一条自南向北延伸的天然大峡谷,全长12公里。峡谷两岸奇峰陡峭千仞,怪石林立,鬼斧神工,溪流击石、声如雷鸣,玉珠飞溅、似天而降,景色壮观,气势磅礴。峭壁间古树盘根虬枝,巍峨参天;溪流旁藤萝遍地,花草含香;瀑布坠落处,云蒸雾腾,氤氲弥漫,令人心动神怡。身临其境,似有“山重疑无路,峰回别有天”之感。唐朝大诗人杜甫游金边溪过青龙潭时曾吟出了“高山猛虎啸,深潭老龙呤”的诗句。

屏风寨

屏风寨始建于北宋末年,是农民起义军在三角山建立的据点。清代末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部在此建城垒寨,对原有的寨墙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整修,此后率部重创清军湘淮劲旅。屏风寨全长21.5公里,有东、南、西、北四座寨门,现城寨保存完好。刘伯承1947年10月20日挥师南下在部署著名的高山铺战斗之余曾登上三角山主峰并在这里留影。

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三角山李家宕李花屋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蕲、太、英边县委(1941年11月~1944年春)和蕲太英边县军民联合办事处(1941年11月~1945年8月)的办公驻地,后称为抗日民主政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张体学、王全国、钟子恕等人在此指挥战斗,是新四军和游击队开展抗日斗争的腹地。现旧址保存完好,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故事

三角山来由的传说

相传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担心江山不能长久,认为要想秦国的江山能保万年,就要把胡人(那时指外国人)和四海(有水的处所)除掉。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强征天下百姓,兵分两路,一路北上筑万里长城,抵挡胡人入侵;另一路把国内的东、西、南、北四海填平。三角山当时是东海的一小部分,秦始皇命人领着征集的民工,首先就填东海。民工都是些穷苦百姓,因长年累月的干重活既苦又累,缺吃少穿,做慢了还要挨监工的打骂,因而哭声不绝,怨气冲天。这天,南海观音菩萨带着善才龙女去西天赴如来佛祖的盂兰大会,从东海上空经过,见下界的百姓受苦,便下到凡间变成一个卖丝线的老太婆,并给民工们每人发了一根五色丝线,叫他们把丝线系在扁担、锄头和抬扛上。民工按南海观音菩萨说的做了后,百多斤重的担子挑着还没四两重,几百斤重的石头抬起来像是抬灯草,更巧的是整天做事的人也不觉得饿,病人的病也好了,原来人人哭哭啼啼的,如今却喜笑颜开。监工的头儿觉得很蹊跷,就找了个民工问原因,这个民工把老婆婆给丝线的事说了,监工的头儿就把这件事禀告了秦始皇。秦始皇听了半信半疑,于是亲自去看了一下,见那些填海的民工肩挑背扛,行走如飞,而且每人的扁担、杠子和锄头上果真都有一根五色丝线。秦始皇手下有个谋士见了连忙禀告秦始皇道:“百姓们所披的丝线乃是玉帝所赐的宝线,这正是万岁的洪福齐天,不如把这些宝线收集起来,扎成一根鞭子,用鞭子赶山填海,免得劳民伤财,百姓也感激万岁的恩典。”秦始皇本就贪财爱宝,见手下这么一说,心里非常高兴,当时就命监工将所有民工的丝线全部收集起来,连夜命人扎成一根七尺长的宝鞭。宝鞭扎成以后,秦始皇要试下宝鞭是不是真能赶山填海。便将鞭子先试着甩了一下,把南山的一块石板打开了一条石缝,就形成了现在三角山卧仙峰旁边的景点“一线天”。秦始皇大喜,决定把离东海几千里外的南山赶去填东海,于是他朝南山连抽三鞭,顿时山摇地动,电闪雷鸣,飞砂走石,南山的山顶被打开了两道深洼后腾空而起,一直飞向东海并将东海的一角填了,就变成了三座山峰,后来人就称此山为“三角山”。

棋盘石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的文曲星和武曲星四海云游,想选个地方落脚。他们在圻水(今浠水)转了一圈,见斗方山和三角山风水很好,是个修行的好处所,于是决定在这两座山上居住修行。但是哪个住斗方山、哪个住三角山呢?文、武曲星经过一番商量便想了个主意,决定两人以下棋胜负来决定,赢家住三角山,输家便住斗方山。于是二人在三角山找了块大石板,开始下棋分山。

神仙走棋,步步妙棋、招招精彩。可是文、武曲星因棋艺相当,下了七天七夜还不分胜负。因三角山原是东海,这时东海龙王扳指一算,这三角山有文脉灵气,该文曲星所得,不过二人棋术差不多,得想办法让武曲星输棋。东海龙王摇身一变,变成个美貌女子,扭扭捏捏地来到武曲星身边,挤眉弄眼地调戏武曲星。武曲星专心下棋不理。女子见武曲星不动心,又挨拢去在武曲星身上动手动脚儿地骚扰他。武曲星想,这女子这般淫荡,一定是个什么妖孽变的,不是个好东西,便从腰间抽出宝剑,朝女子的头砍去。东海龙王化作一阵白烟腾空而起。

武曲星被东海龙王一缠,下错一着子,棋输了,所以文曲星就留在三角山。后来,因为龙头掉进了山下那个深潭,便把潭边的崖叫“龙头岩”,文、武曲星下棋的那块大石板,叫“棋盘石”。

将军卸甲石的来历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有一章叫“魏征梦斩泾河龙”,这样的故事在三角山也曾发生过。俗话说:“龙生九子,必有一彪”,此话不假。传说自打观音大士赶南山塞东海之后,东海龙王被压在三角山下,他的9个儿子,有的被贬到百姓家的房顶当了脊兽保家护院;有的被罚背负石碑永世不得翻身;有的被遣宫殿寺庙口含金梁,只有名叫“睚眦”的小儿子被囚禁在鄂城梁子湖底。可他最不安分,挣脱禁制,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出来兴风作浪,回山看望老龙王,一路上他凶性大发,弄得蕲黄大地飞砂走石,暴雨倾盆,洪涝成灾,掀翻房屋无数,千百年来,害得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老百姓都叫它“桩尾巴龙”。可在天界地界没有谁敢惹他,故而有句成语叫“睚眦必报”。

传说到了明代末年,有一个将军叫熊文灿,他奉旨领兵十万,来到浠水剿灭造反的张献忠。一天,他梦中得到玉帝的圣旨,命他去斩杀桩尾巴龙。于是,他从黄州的金甲井中拿到当时岳飞的金甲,从鄂城西山吴王试剑石上,抽出吴王的宝剑,一路从梁子湖追杀妖龙到三角山,与妖龙斗得难解难分。一时兴起,就将金甲卸了下来,丢在山中。最后,他将桩尾巴龙斩杀在三角山老龙洞内。可是等他回过来,在山中寻找丢下的金甲时,金甲已经变成一块石头。所以后人就叫这块石头“将军卸甲石”。

舍身崖的传说

三角山主峰的东南侧有一悬崖绝壁,从上往下看,深不见底,这里就是舍身崖。为什么叫舍身崖呢?传说唐代时期三角山宗教寺庙非常兴盛,当时到寺庙出家的人很多,有人说,青春年少的妇女出家,不是好吃懒做就是行为不正,尼姑出家是假的。舍身崖就是当时观音庵检验出家真假的标准尺,是真心出家,从舍身崖上跳下去死不了,是假出家跳下去就跌死了。

大祖师第三代女道姑叫陈荷莲,是当地黄泥坳人,9岁出家,在大尖山脚下观音庵料理香火,同她一路进庵有5个少年女子。附近有些不三不四的浪荡子弟常常到庵里纠缠她们,惹得四周百姓说长道短,责怪她们玷污了佛堂。她们几个受了戏弄,还背了冤枉,有苦无处诉。一天,陈荷莲过30岁的生日,她约同伴张秀莲在庵里拜辞了菩萨,二人来到大尖山上舍身。当时看热闹的人成千上万。她二人在大尖山上焚香祷告后,就纵身跳了下悬崖。张秀莲跌死了,陈荷莲却落在崖下青草坪里坐着,随后她又回到了庵里,直活到90多岁才坐缸化身。后人称她为三尖得道真静济世仙姑。舍身崖也就从此出了名。

桃花仙洞的传说

在舍身崖下,传说还有一个桃花仙洞,里面住着桃花仙子,洞门口种有一棵仙桃树。不过,平时洞门紧闭,不见有缘人,洞门便不开,也找不到吃一口就能成仙的仙桃。曾经有人下去过,没找到洞门,也没找到仙桃,只看到石壁上有“桃花仙洞”几个字。传说,有个人爬到三角山大尖舍身崖上打柴,结果发现一个倒长着桃树的石洞,这桃树根长在洞顶,枝干倒挂在洞内,枝上结着又大又红的仙桃,洞里有两个白胡须老头一面吃着桃子,一面围着石桌下棋,面前还有两只白兔跳来跳去。打柴人顺手把带来挑柴的冲担放在洞外,自己走进洞里看稀罕,还弯腰捡起地上的桃子核儿用舌头舔着试试味道。有个走棋老头看见了他,就转身摘个大仙桃给他,他高兴地接过来一尝,哎呀,好甜啊!这桃简直是泡在蜜糖里拿起来的,他一口咬了一大边。这时,他猛然想起,这么甜的仙桃,应该带一半给在家里的老娘尝尝,也算尽一点儿子的孝道。于是,他走出洞门寻找自己放着的冲担回家。哪知,他那根冲担除了剩下两个满是黄锈的牙子以外,其余的全部烂掉了。他只有拿着半边桃子回到自己的村子寻找老家,但这儿的男女老少没有一个自己认识的人,更没有一个人认识他。大家惊奇的问他从哪儿来,并说他们曾听老人讲过,这里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上山打柴的人,一去不见踪影,人们猜想这个人早被山上的老虎吃掉或成了神仙升天了。后来他又来寻找这个石洞,却怎么也找不着了,只发现几株盛开桃花的桃树,再也找不着洞门了。据说,要找着桃花洞的洞门需要缘份的咒语。后人曾经有人站在桃花洞旁边的石头上,对天祷问咒语,所以就有现在的问天石。打柴人剩下的那个还没吃完的仙桃就变成了现在的仙桃石。

老龙洞的传说

老龙洞位于三角山主峰东南侧山坡上,进洞口是横的,上刻“松结龙缘”4字。出洞口是竖的,上刻“津液龙涎”四个字。洞口有三眼泉水,洞口常有烟云出没,当地人常据此预测阴晴。令人惊奇的是老龙洞的泉水像海水一般,一日分午时和子时两次涨潮,故有“子午泉”之称。涨潮时,随泉水溢出的泡沫中竟有芦苇的残渣,更为龙泉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相传很早以前,三角山地区原为东海,秦始皇赶南山塞了东海以后,龙宫里一片漆黑,闭气不通,那些鱼鳖虾蟹压死了,老龙王虽有道行也闷得上气不接下气,只有龟、鳖二帅平时练了气功才平安无恙。老龙王没有法子,命龟、鳖二帅想办法把南山拱个洞吐气。龟鳖二帅用尽平生力气,方把石头拱开一个洞,让老龙王搬到这石洞里住。出洞门的左边石壁中间有一块伸出的条石约一尺,据说是老龙的舌头,长年滴水不断,人称龙泉水可治百病。后人就把这个石洞称为“老龙仙洞”。

梭椤树的传说

传说三角山上的梭椤树只有月宫里才有。相传为月下老人为感化教育东海龙太子敖荡所种。传说有一天,月下老人下凡做好事。从三角山龙洞寺前经过时碰上了五猖神。月老问道:“大神是几时到这儿来享受人间香火的?”五猖神道:“几年前,东海龙王的太子敖荡到西海作乱,玉帝派我和哪咤太子下凡降妖,将敖荡打入这龙潭中囚禁,哪咤太子命我在这里镇守。”月老道:“啊!原来是这样,我看敖荡太子久困龙潭,只怕也有些悔悟,大神能不能让他出来和老朽见个面?”五猖神道:“要得。”便下到潭中喊出敖荡,叫他去见月老。敖荡随五猖神出了龙潭,来到庙里拜见月老仙翁。月老见敖荡长得年轻英俊,不像歹徒模样,便对敖荡说道:“太子人才出众,相貌堂堂,若诚心改过自新,前程无量,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就好了。太子对鄱阳公主一片痴情,老朽早就晓得,只要太子从今以后改恶向善,老朽愿意成全你和鄱阳公主的婚事。”敖荡一听,喜得眼泪直流,说道:“敖荡以后一定改邪归正,多做好事,报答仙翁的大恩大德!”月老点了点头,便从怀中摸出一个金盒,将盒儿打开,里面放着一枚金笋和一粒树籽。月老拈出树籽对敖荡说:“这是月宫里那棵梭树结的子。梭罗树子是长生不老的药。虽说年年结了不少树籽,但都只能做药用,能够培育成树苗的,一万年才只有一粒。这粒树籽是我特地留下来的,我现在为你将它种在老龙洞寺外,等它生根成苗,你和公主的婚事便能成功。请太子对这梭椤树籽吹口气,若你的邪气没尽,树籽落土就烂,出不了苗;若是一口正气,这树籽就生发得更快,明年就能出土。”敖荡听月老说完,对着树籽吹了口气。于是,月老辞别敖荡和五猖神来到老龙洞外,将梭椤树籽种进了土中,又往西海去了。

这棵梭椤树至今还在,树干挺直,没有大枝丫,顶上生成一蓬树叶,很像一把撑开的雨伞,树叶成条形,又像松针又像柏叶,四季常青。梭椤树年年飞籽,却不长苗。

拨火棍的传说

拨火棍是一棵古杉树,有鄂东杉木之王之称,树高20多米,材积15立方米,有千年以上历史。“拨火棍”之名源于一个传说。当时三角山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人,都是在一起吃饭,用一口大铁锅煮饭。一天早晨有一个小和尚搭梯上灶煮粥,一不小心掉进锅里,慈应祖师吃饭时发现碗里有人的指甲,当时就把庙里的大大小小的和尚、道人集拢来清点人数,发现少了玄武关的一个小和尚。这天正临这个小和尚煮粥,于是开坛设祭,超度小和尚的亡灵,功德刚刚做完,就听见伙房里轰的一声,神灶垮了,铁锅也飞了。慈应祖师急忙拿起灶后的拨火辊去赶神锅,不料跌了一跤,没有抓住。途中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休息,把拨火棍倒插在石缝里,忘记带走,拨火棍竟生根长叶,长成一棵大树,至今树顶端2米长的树梢不长枝叶,如火烧焦一般。

采药石的故事

采药石又叫疗虎石,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带着徒弟、儿子在三角山采药、分检药材和歇息的地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药典中就收录了50多种采自三角山中的草药。

说到这采药石,还有一段关于李时珍的神奇传说。

有一天,李时珍上三角山行医采药,不知不觉地天黑了下来,坐在石头上歇息。突然他一转身,只见两只铜铃般的眼睛在旁边直盯着他,原来是一只老虎,还张开了血盆大口。要跑也来不及了,李时珍想:“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说不定虎会让开道的,不如壮着胆子往前走。”哪晓得走到跟前了,老虎还是一动也不动。

李时珍对老虎说:“畜生,你是不是要吃我?”老虎摇了摇头。“你既不吃我,又不让路,未必是有事要求我?”老虎点了点头。“你又不会说话,我哪晓得要帮你做什么事呢?”话一落音,老虎把血盆大口张得更大了。李时珍借着月光一瞄,只见老虎嘴里插着半截竹箭,口里在流血,原来老虎被猎人用箭射中口腔,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右手伸进虎口,拔出了竹箭。突然,一声虎啸。李时珍以为老虎发威要吃他了,吓得倒退几步。就在这时,老虎在他的脚前卧下,让李时珍骑到它的背上去。李时珍骑上虎背后,两耳生风,不一会儿就跑了几十里路,直跑到蕲州城外,老虎在李时珍身边转了3圈才离去。第二天,李时珍又上三角山采药,并又一次为虎清洗伤口。虎是兽中之王,而李时珍又虎口拔箭,虎也晓得报恩,除送李时珍回蕲州外,还令百兽不准伤及李时珍一根毫毛。正因为如此,李时珍在各名山大川采药时从来未被野兽伤害过。后来,这块石头就被人们称为“疗虎石”。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8/21/26/28083.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6月28日 下午9:24
下一篇 2024年6月28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