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祠坐落在湖北红安县八里湾东北约2公里陡山村的一处坡岗地中间,其建筑考究,布局严谨,保存完好,集建筑、木刻、陶塑、石雕等艺术于一体,被誉为“鄂东第一祠”。
吴氏宗祠修筑在山脚的一块坪地上,门前流水潺潺。宗祠的四面墙由量身定制的“吴氏祠”青砖筑成,是迄今为止全国保护得最完好的家族宗祠之一。一个家族的宗祠经过几百年沧桑而能完好保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红安县诸多姓氏中,吴姓乃一大姓,以地域区分宗族,有“东吴”、“西吴”之分,县南八里湾镇陡山村便属“东吴”。提起八里陡山村,红安无人不晓,不是因为别的,是这里有一座名声显赫、做工考究的吴氏祠堂。
凡到过吴氏祠的游客,无不赞叹这一“文化瑰宝”的精致和匠心,无不被它艺术气质的布局和每一细节所感动。2007年2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等参观该祠后,发出惊叹:“吴氏祠的庄重、古朴、典雅沿袭了浓重的鄂东地方风格,它的文化内涵不逊于周庄……”
历史由来
陡山原名吴家陡山,据家谱记载,元末吴家祖先由于任职黄州知府通判而迁居鄂地,明朝搬来此地。聚落依山傍水,从对面山上远望,绵延的山势好像两条巨龙,栩栩如生,陡山要出皇帝的段子因此流传下来。但最终也没能有个吴姓的皇帝光耀门楣,倒是走南闯北衣锦还乡的吴家子弟,在巨龙山下造了一座极尽奢华的吴氏宗祠。吴氏祠建在卓王山下南面,与陡山村的谢家垸毗邻,倒水河与陡山村隔山相望,其中有一条小溪正好在祠堂门口流过。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建自家祠堂可谓多灾多难,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由吴姓族人合资兴建,建筑面积1128平米,不料毁于大火。时隔百余年后的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再次重修,耗费族人不少精力和钱财,结果辛辛苦苦建起的祠堂再次毁于火灾。
41年后的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陡山吴氏祠进行了第三次修建。这次修建主要归功于陡山垸中在外做生意的吴氏弟兄俩,他们将数十年往来于汉口和江西、湖南等地小本生意经营所得的8000余银两悉数捐出。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这祠堂建成黄安县南最好的、最气派的祠堂。
鉴于前两次祠堂毁于大火的教训,这次修建的祠堂重新选址,并请风水先生进行了反复论证,避开火位,在祠堂选择开门的朝向时,同样是坐北朝南,只是整座祠堂的朝向不是朝北而是偏向西北方,这样祠堂的大门就略显得有些偏向,仿佛是一位美貌女子侧身回眸一笑,同时祠堂特地造在一条河流旁,为的是建筑材料运输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了防火。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整座祠堂的建筑材料都是定制的和专门采购的。建祠堂的砖全部是到附近最有名的窑里选上好材料定烧的,还特地在每块青砖上用模印上“吴氏祠”字样,以防有人偷用。当时没有水泥砌浆,就在工地一连摆上几口大锅,锅里煮的是上好的糯米稀粥,以糯米糊配石灰加瓷片碎末,其凝结力比现在普通标号的水泥都强。建筑班底是最负盛名的肖家石匠班子,这套班子专在江、吴、程、谢四大富户中做房子,绘制祠堂的图纸亦是经修改定稿的,木工班子是花礼金特地聘来的、闻名两湖(湖北、湖南)的“黄孝帮”,极尽雕画镌刻之能事。这套班子在黄安仅仅只做过吴氏祠一家,便又转向他地去了。就连动工时间也考虑与洪水季节同步,这样那些庞大的木料、笨重的石料方能利用木排到达祠堂工地。
经过两年的精心设计施工,共计花费银两1万余两,终于建造起周围方圆几十里、其他诸姓难望其项背的第一流的宗族祠堂。
吴氏祠屡毁屡建,愈建愈富丽堂皇,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黄安人的特点和办事风格,那就是绝不被挫折和打击所吓倒,而且压力愈大,动力愈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做便罢,要做就做最好。
20世纪30年代,黄安率先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在当地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吴氏祠成了倡导农民运动的“女学堂”,青年妇女纷纷走进昔日不能迈入一步的祠堂寝殿,以后庭作课堂,以厢堂作教室,在这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识字学文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培养的青年学生以祠堂为落脚点,在这一带积极开展活动,八里湾出生的世界知名作家叶君健在他的《土地》三部曲长篇小说中,绘声绘色地再现了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八里湾镇的山村,当他们扛着枪支、举着火把,闯进祠堂准备行凶作恶时,一进大殿,就被祠堂的威严和富丽堂皇所震慑,他们乖乖地放下枪支,熄灭了火把,还朝吴氏祖宗牌位恭恭敬敬地磕头。
新中国成立后,吴家祠堂里办起了学校,最开始这里是陡山师范学校,培养了一批批走向全县教育战线的教师,后来这里办陡山中学有近十年之久,庄严肃穆的祠堂被琅琅的读书声充斥,中学生活泼的身影出没于祠堂,给这古老的祠堂带来了生气和活力,但由于少年学子的不经意也给祠堂造成了一些损失。直到1983年最后一所学校搬走,吴家祠堂才恢复了本来的面貌。
“文化大革命”初期,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破四旧”活动所到之处,有“四旧”嫌疑的建筑、书籍无不被毁被烧,吴氏祠更是红卫兵要破灭的首选目标。几次红卫兵要集中前来毁坏祠堂,由于吴姓中有人通风报信,当地群众闻讯集中起来,拿着锄头扁担堵住了宗祠的大门,并且每天派人把守,声明谁毁祠堂就和谁拼命。同时,吴氏族人又策略地将祠堂两边的石狮沉入水塘,门口那挂吴氏祠的地方被陡山中学的牌匾所代替,而“家承赐书”和“吴氏祠”的匾题则分别被群众藏了起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宗祠的外墙贴满了大字报,写满了红标语,但没有任何一个外人走进宗祠半步。
除了政治风浪的冲击,还有可恶的白蚁对祠堂的木质结构以毁灭性的破坏,再加上本已破旧的祠堂年年要经受狂风骤雨、大雪冰雹的考验,祠堂的自然毁坏在不断的加剧。幸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红安人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嬗变,吴氏祠的价值和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成了红安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中共红安县委、红安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对祠堂进行保护维修,努力做到修旧如旧,并把祠堂列为县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199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第三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风貌
吴氏祠为砖木结构的清朝民居建筑,是一组深三进、广五间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祠堂坐北朝南,庭院相间,廊庑相连,错落有致,浑然一体。踏入吴氏祠,一种久远的时空氛围扑面而至,空气中弥漫着静谧、优雅的气息。岁月沧桑,物换星移,多少豪门巨宅、华宇巍楼灰飞烟灭,而吴氏祠跨越百年而保存完好至今,这本身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吴氏祠位于陡山垸的西南方,门口有清清的小溪潺潺流过,它孤独而又高傲地立在陡山垸旁,祠堂门口上高高的牌楼异常醒目,翘起了龙头鱼尾式的三层飞檐,牌楼面上悬挂着一系列的铜铃,稍有风过它就会发出悦耳的响声,丈余高的特制的大青砖所做的围墙将祠堂包裹成一个整体。牌楼正中悬挂着一笔力遒劲竖匾,上书“吴氏祠”,牌楼内还有一块横匾,上面同样也是龙飞凤舞的“家承赐玉”四个字,大约指的是朱元璋为这里题字的事。整个吴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共3幢,依次为观乐楼、正殿、寝殿。祠堂在建造上采取一进数重的风格,每重的用途皆有明确分工,形成前有牌楼、后有深院、中有大厅的格局。
推开朱漆大门,拾级而进,迎面是宽敞的大院,院落正中有两株合抱的清同治年间栽种的桂花树,几度枯荣,现仍然枝繁叶茂,被视为族中圣物。金秋丹桂飘香时,方圆十里之外都能闻到桂花馨香。
祠堂进去的第一重是观乐楼,这两层木楼建在祠堂第一重进门处,楼梯在围墙内东西两侧,可沿木梯上楼,站在祠堂进门处仰面而望,能看到楼顶部所绘的八卦太极图,虽历时百余年,图案依旧线条清晰、色彩鲜艳,恍如近日所画,在八卦太极图的外围是8幅画,画的是腾云驾雾、登坛拜将之类的神话人物。观乐楼做工极为考究,全部为木材做成,梁、柱、幅上无一处不是雕龙画凤、镌刻花鸟人物,楼顶用砖砌起高高翘起的有着优美曲线的飞檐翘角,角上用白玉雕刻有奇禽异兽。观乐楼的主要功能是娱乐楼,游客在楼上沿四周“回”字形雕花壁板走廊,可以全方位地居高临下观看楼下歌舞戏曲表演。
观乐楼下四周、桂花树周围的空地全部用青砖铺地,整齐而平坦,底下回廊柱子间连接处用木雕花板相隔。这些花板刻工细腻、刀法娴熟,所表现的内容也都出自史籍典故,如“文王访贤”、“大禹耕田”、“群英会”等,据说当年其中任何一块雕板均要花费雕匠约10余天的时间。观乐楼下的楼檐木雕,雕刻的是清光绪初年武汉三镇景象。
站在前庭的桂花树下向南望去,可以看到前楼高悬着字体庄重的“观乐楼”匾额。据资料记载,楼下两边主柱篆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桂苑溯仙踪浑疑广乐频张月里霓裳传法曲”,下联是“桃花寻古迹依旧家声远振楼头钟鼓庆赓歌。”
走过前院,踏上两级石阶,就到了祠堂的上殿——拜殿。这里殿厅宽阔,两边摆满油漆雕花太师板椅。拜殿乃是过去吴氏宗祠议事之处,大殿厅正中摆一长溜雕花香案,上面供有吴氏列祖列宗牌位,此处长年香火缭绕,供品不断。大厅与前庭相邻处的正中,有用粗红铜线捆扎的金龙一条,柱子两边是三尺高的木雕艺术挂幅,雕的是葡萄,葡萄的叶、藤、须、果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定睛细看,硕大的葡萄叶和卷曲的藤、须空隙间竟有一群老鼠藏匿其中,这些老鼠或露或藏,或下或上,活灵活现,均垂涎着那一串一串的葡萄哩,游客再近前细看,才发现这些老鼠也是雕刻的,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木雕老鼠居然也被雕得似乎毛茸茸的,如同活的一般。观赏的人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眼力,方能将这几十只老鼠数个清楚明白,整个画面构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百鼠葡萄图”。此外,大殿的四壁还雕有凤凰、仙鹤、麒麟、狮子等珍禽异兽,刀工熟练,形象独特,妙夺天工。
沿着拜殿两边的边门往后走就到了寝殿。在拜殿与寝殿之间,又有一块与前面栽种桂花树庭院面积相仿的后院,庭院正中植有两株树龄在80年以上的老梅。这梅树枝干虬盘,于寒冬时节清香扑鼻。寝殿是吴氏家族过去议事后休息住宿和族中长老小范围议事之处。后庭的东西两边为厢房,每间厢房门皆用缕空雕花的鼓皮门。4扇门上用极精细的刀法雕刻4个斗大的鸟体字“渔”、“樵”、“耕”、“读”,这4字一进后庭即可看到,非常醒目。鼓皮门的上下方雕的是“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妹三难新郎”等文人学士风流倜傥的故事。在寝殿最北方的上房内,因拜殿的香案已毁,现在供奉着吴氏列祖列宗的牌位。
吴氏祠最令人吃惊的是它的雕功,凡可雕刻之处,都刻有先贤胜迹、历史传说、戏曲故事、珍禽瑞兽、山川风物、奇花异草和各种花纹线脚,工艺精湛,造型生动,琳琅满目,满堂生辉,无不展示着它那精湛的木雕艺术。院、廓、门、厅乃至栏杆、梁架、墙壁、窗户、屋脊、瓦面,或彩绘神话人物,或陶塑珍禽异兽,或木刻山川风物,或石雕图案花纹,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其中,彩绘《八仙图》、《太极图》,浮雕《武汉三镇江景图》、《大禹耕田》、《文王访贤》、《群英会》,镂空雕《金鼠戏葡萄》,陶塑《凤凰》、《仙鹤》,石雕《狮子》等尤为精细,堪称黄安古建筑一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专家研究,吴氏祠的木雕艺术在湖北省民间雕刻中属上乘水平,是当年木雕艺术流派“黄孝帮”的得意之作。
走进陡山吴氏祠,天上地下,木雕石刻,无一不精雕细刻,无一不显示着劳动人民对艺术的追求和质朴的民间美学。作为祠堂的建造者,他们不求其快只求其精、不求节俭务求一流的指导思想,为建造祠堂的设计者和木工、石工、泥工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最大空间,从而促使他们的艺术造诣达到巅峰状态。
在吴氏祠附近的谢家垸和陡山垸的民居,也是较为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筑,或清一色的雕花条石砌墙,或是大青砖砌墙,一律的高石台阶,屋上一律拱斗飞檐,如同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屋檐下有彩绘的龙凤人物,这些浓郁的19世纪民居特色的建筑,显然是出于居民对吴氏祠的崇拜和简单模仿。
罕见的武汉“清明上河图”
吴氏祠中最绝的要数观乐楼下长达9米的楼檐木雕《武汉三镇江景图》(以下简称《江景图》),采用平面浮雕手法的为樟木整木雕琢,纹饰精致,刀法变化丰富,尤其擅长斜刀,浮雕阴刻大胆深入,层次感极强。其雕刻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景象。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黄鹤楼高高矗立,在众多鳞次栉比的楼房之中,如鹤立鸡群,分外醒目。浩淼的长江从武昌、汉口流过,江上千帆林立,千舟竞发,逐波追浪,三镇间拱桥飞架,桥上人流簇拥,从人们的穿戴中可以分辨出有商贾士子工匠各色人等,服饰发型皆为晚清风格。细看桥上有人倚栏而立,眉宇生动,似对江水幽思;有人器宇轩昂、极目远眺。整个画面为半立体式雕塑,镂空的窗户可以塞入一小指,桥上倚栏而立的人可用两指夹抚,万千人像皆有喜怒哀乐,立体地再现当时的武汉三镇景象,是一幅十分少见的木雕珍品。有专家称其为“研究古武汉人文历史的活化石”。
在这块《江景图》的木雕中,创作者带领游客逆江而行,视线首先从武昌城外的两座清军营盘开始逐渐右移,对主要的景观和建筑进行刻画,其他则用层叠的建筑形象进行概括,经过黄鹤楼后视线暂收,然后在武昌城汉阳门前的江面位置调转视线北望;到汉阳似乎又调转了一下,顺江而下,直到汉口租界部分作为终点;沿汉口江面行驶,在刻画汉口景象的时候,创作者在汉江进入长江的交汇处的弯道(汉江口、汉正街)有所停留,恰到好处地从左到右依次刻画华界到租界这一段区域的沿汉江的城市景观,视野非常开阔,视线连贯,同时按照沿江城市空间次序加以串联,连接点又恰好吻合长江和汉江的交汇点。由此可见雕刻者熟悉武汉三镇的布局,采用长卷画的表现手法,清晰地再现武汉三镇的格局和城市形态已呈现出的兼具传统中国城市和近代工商口岸城市特征的形象。
《江景图》中左边表现的是武昌的江景,蜿蜒的武昌城城墙间或出现,高大坚固,从木雕中可明确辨认出武昌的3座城门(楼),即武胜门、烟波楼和汉阳门(从左至右)。木雕最左边凸出的一座城墙,上面楼宇轩昂,武胜门城门下武士的形象清晰可辨。武胜门左侧城墙迅速隐去,城门前有两座高台式的堡垒,面临长江,当属驻扎清军的营盘,营外还有停靠船只的驳岸,有的营门直接临水,可以想见当时军队布防。武胜门后依稀可见山峦起伏(螃蟹岬),右侧山腰中矗立着应山祠。烟波楼的城墙向远处延伸,事实上古武昌城墙在这里向内拐折,前面的筷子湖和应山湖有如城壕介于长江和城墙之间。城外有不少码头和救生局等官府机构。烟波楼外有一处两层的西洋风格的建筑,就是武昌城外的武昌关,相当于今天的海关,负责检查商船的货物和征收。经过司门口的数个码头就是汉阳门了。越过汉阳门,就是众人熟知的黄鹤楼。黄鹤楼雕琢细致,着笔最多。尽管当时黄鹤楼已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9月被火焚毁,但是图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同治黄鹤楼的塔楼建筑,清晰地展现了清末武昌的沿江基本城市形态和格局,无论城池、楼宇,还是衙署、码头等,都与当年武昌城的临江格局相当一致。
尽管晚清的汉阳远不及武昌和汉口那么华丽,但创作者们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汉阳的风景和几座代表性建筑。与武昌黄鹤楼临江而望、屋顶形式为歇山顶的晴川阁,台基很高并且有一半伸入江中。龟山隐于其后,山顶上还有祖师庙祭拜的殿堂。各层景物经深浮雕的木刻处理拉近了距离,具有非常丰富的层次感。南岸嘴码头的繁忙、旁边商铺民居的层叠、江面商船的云集,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口岸。
《江景图》中的汉口洋溢着一片繁忙的景象,与汉阳南岸嘴附近码头相对应的汉口龙王庙码头,是汉正街的尽端,处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毗邻的有牌坊的码头就是襄河码头,牌坊后面就是与十里长街汉正街相衔接的黄陂街,商铺林立,清晰可见的雕饰精美的“花楼”,便是黄陂街与汉口租界之间的花楼街。江上千帆林立,千舟竞发,追波逐浪,可见当时商业在此处异常繁华。汉口租界的建筑形式描绘的多是英租界最具代表性的周匝外廊的维多利亚式,齐整的长街,两旁栽种着行道树——棕榈树,一派西洋的风情。靠近长江边有堤坝和栏杆,江边的街道上有人力车在奔走,依稀还可以辨认出停靠在街边的自行车。租界区的长江边也不再是木帆船,江面上到处航行着蒸汽轮船,非常有趣的是在一艘轮船上还有两个水手在逗一只小狗,神态惟妙惟肖。另外江面还有一些小舢板,中国苦力扛着货物在登岸,与岸上站立着的监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景图》画面最右端呈现出一处城堡,是为防卫捻军的攻击于1864年建造的汉口城墙,偃月形的城墙延至沿江至通济门(今一元路口)。此处为法租界和德租界的分界处,据此可以看出该木雕反映的租界已包括英、俄、法租界的区域。根据租界设立的时间,木雕表现的时段与吴氏祠重建和再建的时间相吻合,可以确定该木雕完成于1902年前后。
木雕《武汉三镇江景图》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同时也是现存极为真实的城市影像志。它清晰地反映出晚清武汉沿江的布局与建筑形式,其历史价值也完全超脱了传统木雕所常使用的题材内容。
传说故事
吴氏家族与朱元璋的传说
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朱元璋在黄安县八里湾镇内与陈友谅有过一场恶战,朱元璋在卓王山处遭陈友谅军袭击,大败溃逃,最后朱元璋只身逃到陡山,在读书人吴琳(吴氏三世祖)的竹园内东逃西窜。吴琳见此人相貌奇伟、气度不凡,便将他藏于园后阴沟洞中,又布了些蜘蛛网在洞口,瞒住了追兵的眼睛,避过了搜捕。待追兵走后,恰好下起一场大雪,朱元璋出得洞来,其时吴琳正在自家竹园呤诗:“雪压竹枝低,虽低不惹泥。”表明的是文人雅士那高洁的情怀。朱元璋接着吟道:“有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吴琳听其续诗,细观其貌,不觉大惊,他从续诗那君临天下的气势中,断定此人非等闲之辈,日后必成伟业,于是帮朱元璋收拾残局,招募兵马,资助其重整旗鼓,大胜陈友谅。朱元璋即位称帝创明王朝,不忘这段救命起死之恩,召吴琳入朝,先后担任国子监博士、吏部尚书等职。明太祖还为陡山亲笔题写了“开国天官里”,赐吴琳建牌坊,树双旗杆。
身为天官——吏部尚书的吴琳逝世后,在家乡安葬,其葬地名为枫树冈,因为冈上有一株大可数围的枫树,这枫树树高数丈,几里路外一眼即可望见它的身姿,是当地人纳凉、避风雨的好地方。不知什么时候起,这棵硕大无朋的枫树无缘无故地突然枯萎,整个树的全身无一绿色,令吴氏族人心惊,不知是什么凶兆。十年之后,在这大树的树根处又萌生一枝,仍为枫树,而且生长迅速,枝叶茂盛葱翠,树干粗及水桶,后长至合围,这即是祠堂门口那棵醒目的大枫树。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8/21/28/2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