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冠盖吴楚的避暑仙山-下载亚博app

山县境内的九宫山风景区,横亘鄂赣边陲的幕阜山脉中段,与黄山、庐山、峨眉山处在同一条轴线上,西连衡岳,东接匡庐,广袤数百里,与国家级保护区闯王陵、森林公园、湖北省级地质公园隐水洞互为呼应,构成通山域内靓丽的旅游风景画屏。

九宫山山体巍峨雄伟,高达1000余米,广及100千米,主峰老鸦尖有“鄂南第一峰”之誉。因盛夏如春,气候凉爽,有“第二庐山”之称。“虬松呈怪,云雾显奇,非人前世之光景,乃神仙之洞天。”九宫夏夜不离棉,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晚如初冬,再热的夏夜也得盖棉被。

这里奇峰耸立,幽谷纵横,泉瀑奔涌,飞云荡雾,古木参天,竹林似海;这里百川挂岩,千峰竞秀,万木争艳,春观百花,夏避炎暑,秋赏红叶,冬踏雪国;这里山青水碧,峰奇石秀,涧深谷幽,花繁树茂。这里有面积数万亩的黄山松林,这里有号称“中华第一瀑”的大崖头瀑布,这里有堪与四川九寨沟媲美的金鸡谷,这里有“江南第一高山湖泊”美誉的云中湖。九宫山既有江南山峰之奇秀,又具塞北岭岳之雄伟,兼有五岳之雄、险、奇、幽、秀,被誉为“九天仙山”。

九宫山—冠盖吴楚的避暑仙山

历史由来

九宫山历史悠久,“九宫”之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因事得名,可追溯到南北朝,始见于北宋成书的《太平御览》“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于此,故名”,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的《湖广通志》云:“晋安王兄弟九人,避难居此,造有九宫殿。”二说因地形地貌命名,《舆地记胜》中载有“其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层”,“山应长沙、九江,庐山九十九峰之数”,故名“九宫”。靖光绪年间续的《九宫山志》记载“按《诗经》‘大山宫’,小山霍之义,以山有四峰五岭,合为九宫之数”,故而命名“九宫”。三说按宗教取名,《舆地记胜》载“唐代伏虎禅师设道场于此”,“有九宫崇奉九真,以应九宫之名”,这里所讲此山为道场驻地,故而名“九宫”。道教名词中的“九宫”,谓人之脑分为九部,亦称“头中九宫”。三种命名,各有来源,未作定论。

历代文人墨客在九宫山上吟诗作赋,留下许多优美诗篇。北宋熙宁年间著名诗人蒋之奇在任通山县令时多次游览九宫山,写下“我爱通羊好,双泉咫尺间。不须寻谢屐,步入九宫山”这首情景交融的诗篇。著名词人王琪作通山县令时,写有10首《江南好》词,后人曾建“十咏堂”来纪念他。南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进士的宋代文学家谢枋得受政治迫害被流放到兴国州,常登九宫山,流传下来《题万山亭》等两首七绝。南宋末年,著名词人、文学家、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海南琼山人),曾循富水而上九宫,在此修行采药,并著词《水龙吟·采药经》。到清末,鄂南文人傅燮鼎隐居九宫北麓城山,创作《城山诗草》并重修《九宫山志》。

九宫山历史上是全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与华山、崂山等齐名,声振中原,名在朝廷。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召晋安王去隋都长安为官,晋安王即舍九宫以供奉“九真”。唐初“玄武门之变”后,齐王李元吉的陶姚二妃避祸来到九宫山修真炼丹,宿石洞(即今陶姚仙洞),在龙塘(今云中湖)旁建平壶台。至今留有陶姚二妃得道成仙的美丽传说。唐玄宗时,名道罗方远为避“安史之乱”,不远万里从京城入九宫山修炼。南宋时期,名道张道清来九宫山创建道场,大兴土木,首建一宫六殿五堂两楼两阁五室及罗天大醮,形成独树一帜的九宫山御制道派,造就了张道清、杨宗华、王宗成、白玉蟾等几十位当时驰名国内的名道,迎来九宫山道教文化的第一次兴盛期。元朝初年,封太木和第五代门徒罗希注又一次扩建道场,花去30年时间建起大小24幢宫殿,有瑞庆宫、妙应殿、龙神殿、仙游殿、通明殿等房屋数百间。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奉皇旨从京城来九宫山题写“重建钦天瑞庆宫”碑文,元世祖还委派奉贤殿大学士携旨来九宫山迎罗希注赴京受赏。九宫山道场第二次达到鼎盛。不过27年后,道场因遭雷火焚灭。元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第八代门徒车可诏又修复宫宇,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元仁宗御赐九宫山宫印,并宣封车可诏为“文正、明道、诚德法师”。8年后被当地农民起义军焚毁。元统三年(公元1335年),车可诏与其徒历时15年再度重建数百间宫宇,由欧阳玄作碑,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被兵燹。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道士黄守逸在明太祖朱元璋特殊支持下,雇民夫上万人,从山脚到山顶排成40多里长队传递砖瓦,数月建成几千间新宫宇,后因卷入政治斗争,所建宫宇被朝庭烧毁。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明世宗钦准修复,张道清第十四代门徒樊祢峰改建为瑞庆、承露、九一、万寿四宫九院,300余年后被太平军焚毁,张道清遗体也被太平军毁掉。清咸丰十六年(公元1856年),九宫山主持道士艾缉熙募捐修建九宫道场为瑞庆承露等四宫五院。

景点览胜

云中湖

云中湖因其高在峰顶耸入云,常有雾团飘于湖面,故名。云中湖是九宫山风景精萃之地,位于海拔1230米的凤凰岭上,湖面百余亩,最深处35米,是江南最高的高山湖泊,也是国内仅次于新疆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的第三大高山湖泊。是游客游泳、垂钓、荡舟的好地方。景区内有迎客松、泉崖喷雪、瑞庆宫、无量寿禅寺等景点。

铜鼓包

铜鼓包又名“铜鼓峰”,海拔1546米,是九宫山的第二高峰,与三峰尖、龙瑞山、老鸦尖并列在幕阜山脉,系九宫山四大主峰之一。其峰顶极像一个巨大的铜鼓,因此得名。景点一线天是奇石的天地,石崖中有一隙隘路,崖壁上的石级盘旋到顶。铜鼓包拨云亭面西而立的千丈巨崖峭壁上刻有“登高必自卑”5个白色巨字为作家李尔重所书。

石龙沟

石龙沟是一个原始森林带,全长5千米,有1万余级石阶连贯全境,以悬崖、奇石、古树、叠瀑、池潭等组成不同的景观。景区分上下段两部分,上段称“翠寿坡”,以奇石、寿木和大片混交林群落为主,入口外有“美女春睡”,途中有“补天遗石”;下段以溪流、桥梁、瀑布、池潭为主,建有石拱桥7座,铁索桥3座,跳石、栈道各一处,内有罕见的娃娃鱼,情深意笃的鸳鸯,洁白如雪的白鹇等。该景区是神秘的大峡谷奇观,是一条悠长的绿色山水走廊,是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还是摄像、摄影和绘画爱好者的理想场所。

金鸡谷

金鸡谷全长约4千米,上游分支出许多翠谷、幽谷,两边开满樱花,又名“樱花沟”。三条发源于老崖尖和太阳山北峰的巨泉,从千米高峰上流到谷底汇合,形成无数深潭飞瀑,是旅游、休闲、疗养的好去处。境内有鄂南第一龙潭、壁画、玉溪、相依、玉龙投峡、仙人簸米等景观,是一条充满诱惑力的桃园宝地。鄂南第一龙潭的峭壁上篆刻着“虎啸龙吟”4个大字,为书法家曹立庵所书。龙潭像一面镜子嵌在谷底,四面悬崖峭壁,古木凌空,巨藤盘崖,潭水碧绿,深不可测。景区内植被繁茂、物种丰富,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宝库。

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位于中港景区东南部,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祖宗祠堂、小姐闺阁等,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家家相同,户户相连,从里往外周游一遍可晴不戴帽、雨不带伞。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史载,清乾隆戊戌年(公元1778年),三国时代东吴大将周瑜的后裔周德公举家迁徙于此兴建而成,至今已有230余年。现周家大屋居民均为周德公的后裔。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通山县中学迁址周家大屋,历时三年之久,随后,国民党十七军二十六师医院曾驻扎于此,达两年之久。

中港十八潭

中港十八潭位于九宫山中港民俗村,入口处距九宫山大门300余米,是一个以池潭为主的新景区,长1500米,上通无量寿禅寺,下达中港民俗村。整个景区下部分为深长峡谷,中间部分较为平缓,上部分弯曲绵长。景区两侧高峰耸立,茂林修竹遍插其间,一潭连一潭,一潭高一潭,步步为潭,处处有池,池潭形状各有不同,十八潭的名字也高雅别致,生动鲜明,分别为芳心潭、丹桂潭、明月潭、仙姑出浴潭、贞节潭、鸳鸯潭、牛郎潭、织女潭、相思潭、玉龙怀春潭、羞花潭、闭月潭、圆梦潭、情侣潭、君子潭、念慈潭、碧剑潭、星斗潭。景区内的木制拱桥、竹制吊桥架接着深涧绝壁,令往来游客感叹不已。

滑雪度假区

滑雪度假区位于九宫山铜鼓包区域,最高海拔1559米,垂直落差近300米,面积6万平方米,采用人工造雪和天然雪相结合的办法,建成初级、中级雪道各一条,练习道一条,配备了多套大小拖牵、全套进口造雪设备,拥有进口滑雪器具1000套,可容纳3000人同时嬉戏游玩、体验冰雪魅力。除冬季滑雪之外,还可参与滑冰、滑水、滑草、滑翔、早地滑撬、雪地摩托、雪上飞碟、野外露营、森林穿越、登山攀岩等众多精彩项目。

真君石殿

真君石殿又名“祖爷殿”、“真牧殿”。位于九宫山云中湖畔、凤凰岭前,系巨石构筑,石刻粗犷古朴。殿旁瑞庆宫、万寿宫、承露宫、九一宫等修而复毁,今仅存石殿,殿前平壶台下遗有“敕封钦天瑞庆宫”(清康熙年间)、“万寿宫”、“一天门”等石匾及石像、石龙头、铁塔顶等物。

九宫隘

九宫隘为吴楚分界处,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建,俗称“吴楚雄关”,关西为万丈峭壁,一条古道嵌在悬崖上,绾连鄂赣两省,雄关上有一泓清泉,是鄂赣两省分界点,称为“界泉”,古人在此留有“一勺沾吴楚,连峰各雨晴”之妙句。

云关古寺

云关古寺史称“云关古刹”,有残碑,古钟等文物可鉴。现寺重建于1987年,20世纪90年代,现任方丈圣钦法师在云关古寺的西南新建无量寿禅寺,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及两侧僧侣房舍几十间。其大雄宝殿和殿中巨佛为中原之最。

石刻

九宫山素以钟灵毓秀,奇峰翠岭,云雾清泉,灵木秀花吸引历代文人学士前来游山览胜,吟诗作赋,所以留下了众多的诗文碑刻。其中,“万山”摩崖石刻位于九宫山云关“剑劈石”中上部,“万山”二字为南宋爱国诗人谢枋德(叠山)题书。“曲曲入胜”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云关“剑劈石”上左下部,为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金城石略书。“仙路第一崎”碑石刻位于九宫山云关途中,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士甘文斌捐银修此云关崎险大路,亲书“仙路第一崎”,楷书。石匠殷景云等刊立,云关僧恒水提缘。“试剑石”铭摩岩石刻,眉题“拔剑中行”位于九宫山云关“剑劈石”上中部,蒲圻金兆仪撰,白浦书,行书,铭文约百余字,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镌刻。“不负初心”碑石刻也位于九宫山云关途中。“阿弥陀佛”碑石刻位于九宫山云关途中,“阿弥陀佛”两旁镌联云:“云路修开险道;关隘填砌崎途,”横批“无量寿佛”,楷书,甘世嘉修。“九宫揽胜”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镇中西港千丈岩上,王士杰书。“胜似桃源”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桃树坪,1986年李尔重书。“空中飞雪”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喷水岩旁,李尔重书。“陶姚仙踪”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陶姚洞旁,曹立庵书。“登高必自卑”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铜鼓凸左侧“一线天”处,李尔重书。“虎啸龙吟”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龙潭处,曹立庵书。“鄂南第一龙潭”摩岩石刻位于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龙潭处,曹立庵书。

韩婆坟

韩婆坟位于九宫山吴楚雄关旁。传元初有一韩姓村姑在九宫山三清观修道,因济困扶贫之举,屡受人尊敬,年老,人呼”韩婆,“仙逝在九宫隘城门洞外,路人投石圈坟,曰“韩婆坟”。傅氏考证,江湖风信,冬九有寒波风,“韩婆坟”乃谐音之讹。

昭武都尉墓

昭武都尉墓距姊妹塔百米处,占地面积50平方米,墓墙高约1米,墓碑高约2.4米,宽3.2米,均用花岗石,上雕人物、鸟兽,栩栩如生,围墙内设两重石门,三层台阶,块石铺地,坟莹呈螺丝状,人称“螺丝坟”。碑文可见“公于戊午年入京……恩昭封昭武都尉”。

“一门英烈”遗址

“一门英烈”遗址位于九宫山镇船埠村,是朱家舍朱正时故乡。大革命时期,九宫山党小组是通山县早期9个中共党小组之一。组长朱正时一家7口人,先后有6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朱正时(牺牲于1927年),长子应录(牺牲于1927年9月)、长女爱玉(牺牲于1927年)、三子应坤(牺牲于1934年3月)、妻焦宝珠(牺牲于1935年春),次子应乾(牺牲于1935年秋),其英雄事迹被称为“碧血鄂南一门英烈”。

“红军山”遗址

“红军山”遗址位于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三潭一线天”的金鸡谷岩上。金鸡谷岩上有个能容千人的鹿角洞,大革命时期,有一连红军牺牲于此洞里,后将此山定名为“红军山”。曾有游客留诗曰:“飞珠一线天,玉龙舞碧潭。长歌动日明,照我红军山。”

“红军洞”遗址

“红军洞”遗址位于桃源亭左侧。1935年冬,国民党军队从船埠向山上红军进攻时,此洞曾挽救过8个红军的后代,故称“红军洞”。

传说典故

古老庙的传说

传说当年,老子骑牛游玩九宫山,走到小月山旁的一座山岭,看看天色已晚,朝牛屁股上猛甩一鞭,想趁早赶到九宫山顶的铜鼓凸看日落。神牛猛一蹬蹄,飞身一纵,落到铜鼓包对面山上。神牛在它起脚纵身的石壳上留下了好深的几个足迹,从此,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为“牛迹岭”。

神牛刚落地,老子听到旁边茅草丛里有微弱的“哎哟,哎哟”的声音,上前一看,一老者头破血流躺在地上,人事不省。旁边不远处,有把药锄和一个药篓。老子下牛扶起挖药老者,取下葫芦筒,向老者口中倒出几滴甘露。眨眼间,老者就醒过来了。老子说:“这山高路险的,您老这么大年纪,今后莫要冒险上山挖药。”

挖药老者眼泪直滚:“只怪我命苦,打了一辈子孤老,只有靠挖药换口饭吃。”

老子问:“你住哪里?叫什么名字?”

“人家都叫我挖药孤老。就住在山下茅棚里。”

“我也是孤老,叫李聃。”

“哦,都是作孽人。”挖药者端过药篓说:“我今日寻来的几棵灵芝草,还有石耳、黄连,都是这里最贵重的药材,称为九宫山上三件宝,就送给你吧。”

老子见老者心地善良,孤苦可怜,说:“这些东西我一时用不着,你的情我领了,这些药草,你茅棚四周多得很,以后莫要再攀崖爬壁了。”说完,骑牛飞上了铜鼓包。

挖药老者回到茅棚一看,真是奇巧,满地的灵芝草、石耳、黄连,心里一亮,道祖有个老子,未必就是他?连忙跪地长拜。

以后,挖药老者靠挖药攒了一笔钱,动手在遇神仙的地方盖了一座庙,取名“祀老庙”。挖药孤老过世后,这庙被后人喊作“孤老庙”或“古老庙”了。

瑞庆宫的传说

九宫山凤凰岭上有座瑞庆宫,朱梁铁顶,是四路香客朝圣的最高神堂。何以名曰瑞庆宫呢?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南宋淳熙年间,宋理宗在北京闲得无聊,于是下江南游山玩水。其母路上偶受风寒,得了急病。随行太医,用尽药方,没治好国太的病。沿途县府,皆选郎中诊治,都不见效。皇帝大怒下令,把那些可怜的郎中统统杀了。国太依然倒在床上要死不活,奄奄一息。

一日,皇帝又抓到一个郎中要将他杀掉。突然,一个道士拦路喊道:“刀下留人。”他对皇帝说:“启禀万岁,小道愿治好国太的病,请放了郎中。”皇帝问:“你叫什么名字?”道人说:“小道姓张名道清。”皇帝不相信他能妙手回春,说:“如果你治不好国太的病,你可知罪?”张道清回禀:“要是我医治失灵,甘心同这位郎中一起断头伏法。”随即献上符水神方。国太喝了以后,当日便昏迷渐醒;第二日,起床用饭;第三日,谈笑如常。

理宗听说国太玉体恢复康宁,龙颜大悦,派人给张道清送来三箱银两、五箱绸缎。张道清冷冰冰的叫来人原封抬回。皇帝一见,想了一阵,才明白过来:哦!这个人不爱钱财,一定是想做官,就一连摆了江南十多个县的正印,由张道清挑选。张道清说:“一不要银,二不要官。诊国太的病,救了郎中的命,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万岁要龙恩封赏,只求天下名山一伞之地,安身落脚。”皇帝满口答应:“天下三山五岳,任你挑选。”张道清单点了湖广九宫山。皇帝立即派人修九宫山的宫殿庙宇。张道清看到凤凰岭风水不一般,就在下面不远处建了一座宫殿。皇帝御笔一提,特意为张道清题写了“敕建钦天瑞庆宫”殿门匾额。如今,石门匾还在九宫山祖爷殿收藏着。

红绫诗的传说

相传,清康熙初年,有两位远方云游和尚至九宫山,九一道人接待了这两位和尚。

“我乃奉天玉和尚,从湖南澧州慕名而来,多有打搅。”年老的一位自报寺门。

“哪里,哪里。高僧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多请见谅。”九一道人热情之态溢于言表。

“不敢,善哉。望见山门就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年已七十有三,跑了不少山门,九宫山真个山水甲于吴楚,确是一块宝地,果然名不虚传。”

“善哉,善哉!高僧过誉了。”

宾主见过后,九一道人领客僧游观山上宫殿,客僧更是赞叹不已。住了数日,奉天玉和尚在九一宫传《道德经》,不时,还暗暗打听李延之事。临行时,奉天玉和尚以红绫书诗留念。

过了几年的一个金秋时节,九一道人又接待了三位远方云游和尚,宾主叙礼,和祥地讲谈起来。

“贵僧来自何方?”

“野僧乃慈利五雷寺住持,从湖南来。”

“不敢动问高僧,前些年,有澧州奉天玉和尚来山,不知相识否?”

“夹山寺与寒寺相隔不远,有过来往。听说这位和尚是李自成部下的军师隐居为僧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九一道人送走了五雷寺僧人,忙叫人从藏经阁取出奉天玉的那首《红绫诗》来,打开一看,见诗云:“顾庐恶梦烟灰灭,华堂已毁躏铁骑。壮士捐躯怀前志,小子馋生洩君机。妄言轻信离情起,良谋屡进几度依。难忘恩义凭山吊,莫让随流世外疑。”读着,读着,能通天阴事的九一道人,慧眼已识破这诗中的奥秘来,他依“三教皆有隐意存焉”一点探讨分析,悟出和证实了题《红绫诗》的和尚,确认是顾君恩。诗中不仅叙述了大顺军作战的那段历史,而且诗中确乎“隐者隐见”顾君恩。九一道人兴致勃勃地指出:从诗顺数“顾”字位占1数,“君”字占27数,“恩”字占45数,三数之和为73数,正合在奉天玉和尚当年来九宫山暗访李延时的几年。三数之差为17数,又正巧合李自成领着农民军从起事到失败的年间。真是一首红绫诗,说破奉天谜。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30/09/33/28139.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6月29日 下午8:38
下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上午9: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