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初夏,苏联测量专家秋勃应中国重工业部(后改名为冶金工业部)之聘,不远万里来到武钢,援助中国武钢建设工程测量。他是苏联冶金设计院派到武汉的第一位测量专家。秋勃在汉时间虽只有半年,但他对武钢大厂控制方案和武钢大厂1/500地形图测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与中国工程师结下深厚友谊。
确立武钢大厂控制方案
秋勃,1893生于苏联。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任炮兵测量员,复员后任苏联冶金设计院的测量工程师。1953年来华在鞍山钢铁公司工作。1954年下半年到武汉,协助武钢建设工程测量。秋勃来汉时,已是60高龄的老人了。时值武钢厂址刚刚确定在青山地区。此前青山地区拟为第二汽车制造厂、锅炉厂、重型机床厂和内燃机厂的厂址,并对此做过大量测量工作。1954年5月12日,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青山地区为武钢厂址,并连同已经测量的资料一并移交武钢。
秋勃和中国工程师在使用第一机械工业部测量的资料时,发现其平面控制网是引用武汉市城市建设局所测的城市控制网,因其属蛇山系统美国兰勃氏投影,地方性较强而精度较低。其平面控制网的城市三等控制网的最弱边相对误差为1/38600,远未达到苏联规范四等三角网1/10000的精度。秋勃对此分析后认为:“内外控制网悬空,不够坚强,容易产生偏扭,不宜采用。”他建议将原测量点作为坚强补点,联系在城市控制网上。他指出,这个地区靠近徐家棚基线网,离基线很近,石山附近的边长相对误差肯定在1/40000以上,作为四等控制网使用,边稍长一点,作几个坚强补点,这样能使各个位置的精度均匀。按照秋勃的建议,不改动一机部施测的独立网点位,重新观测符合城市控制网中的点作坚强补点。在各坚强补点下,加密边长约一公里的小三角全面网,布满整个测区,图形果然就很严密了。
然而,网成后又如何平差?100多个三角形的严密平差,至少得几个月时间计算,这在当时显然是不允许的。这时,秋勃请工程师们一起研究讨论,他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对大家提出以导线网代替三角网平差:即计算出三角网边长和角度,再连接成结点导线网,按导线结点平差计算的做法表示赞同,并予以表扬。从而解决了整个平面控制网的测绘设计方案。
导线网代替三角网平差的方案,在苏联没有使用过,在中国是第一次使用。秋勃对这项新的尝试高度重视。他几乎每天了解情况,对各测量队要求很严,他要求观测记录写实,不许用橡皮擦去再写,一旦发现有此类事情发生就要求重测;精度达不到要求也要重测。就这样经过一个月施测和计算,终于得出:平差后各条导线的相对误差为1/17600~1/190700,平均精度在1/20000以上,达到了五等三角网的精度要求。即便如此,秋勃仍将全部资料检查没有错误后才很满意地说,“这个方案是正确的,达到了精度要求。导线网代替三角网平差是个创造,取得了胜利。”导线网代替三角网平差的成功,保证了武钢制图和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均匀。
提出1/500测图方法
秋勃和中方工程师在确定控制网测量方案后,提出下步施测面积为20平方公里1/500的地形图,以此作为武钢大厂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底图依据。当年武钢的设计主要靠苏联,其设计人员远在万里之遥的莫斯科,主要依据在汉人员所测的地形图来布设。
秋勃和中方工程师在武汉的施测对象是否符合实际,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质量,地形图的质量好否也就直接影响莫斯科的设计。因此,20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的测图工作十分重要。
1955年苏联专家结束武汉钢铁公司初步设计离汉前留影
秋勃在听取中方工程师汇报施测1/500地形图技术水平和施测方法后,按苏联的规范提出1/500测图的精度:图上平面位置中误差(相对于邻近解析图根点)主要地物为±0.4毫米,一般地物为±0.6毫米,最大不超过中误差±0.8毫米。要测出这么高的精度,采用国内以往的方法都达不到。秋勃提出采用“平行线分方测量”,并亲自现场示范操作测图方法。他的具体方法是,在100米~200米边长的图根点,按每个三角形内每隔20米的近似平行线作测线,使用钢尺或竹尺直接丈量点位,或以支距、交会法得出地形和地物点,用水准仪直接测定高程,量距记录测图,要求在现场直接上图。与此同时,秋勃还提出施测内容要过细过密,如直径2厘米的树、农村的粪坑(全测区约有2000个以上)、猪圈、乱坟堆等都要逐个测出位置;对于村庄房屋要分间测出;田埂上的出水口,水田每隔图中2厘米测一个高程等。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每测一幅1/500地形图需要7~10天才能完成,工作量很大,全测区320幅图,约需2万工作日,加上管理等因素,就要3万多工作日。而当时允许时间只有四个月,要在四个月里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至少需要300人。但当时武钢测量队不过120人。为此,动员冶金系统测量队和武汉市测量单位等7个单位支援,人数最多时达到四五百人之多,实施测量大会战。
秋勃的“平行线分方测量”在国内是第一次运用,没有人做过,每个作业人员上岗操作前要培训学习一周。秋勃为培训人员作了很大的努力,他直接上课,到现场为学员实地操作示范,来一队教一队,直到作业人员学会能操作了才算完成。为了统一操作和要求,保证测图精度,武钢将秋勃的讲课内容编成《武钢大厂1/500测图的实施细则》,发至每个测量队学习熟悉掌握,要求无条件贯彻执行;同时抽调20多人组成检查组,实行完成一幅检查一幅,小问题加以修改完善,大问题退回重测,直到合格为止的严格工作标准。
指导1/500测图会战
1954年夏,由苏联专家秋勃指挥的一场武钢大厂1/500测图大会战在青山工地拉开帷幕。当时青山工地是茫茫荒郊,条件十分艰苦。村庄里的房屋只有一家祠堂稍好一点,作为工地办公室。作业人员初时住农民家,后来支援的队伍多了,就临时划分6个地区搭工棚,用竹子架床,在竹架上铺上稻梗,队员再铺上自带的铺盖。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每组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作为内勤办公室。外面下雨,棚内飘着小雨。然而,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每个测量队员,不论是本单位的,还是来自援助单位的,都为参加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的建设,感到光荣。
秋勃原住汉口,他认为事关重大,要亲临会战前线督战,提出一定要搬到青山工地来住。于是,只好在祠堂腾出一间房,粉刷一新,从汉口把床铺、桌椅搬来,在室外修了一个厕所,另派一个厨师专门做饭,他就这样住在了工地。秋勃白天到工地,观察指导一个一个小组的操作。下午4时左右,到各小组快要收工时,他就拉出一把椅子,来到各工棚的门口,对每个小组所测的成果进行检查,7个工区都轮流检查几天,如果所测的图不合要求,就用红铅笔打上叉,要求重测;不对地方就打上问号。晚上,召集工程师会议,指出检查存在的问题,要求立即改正,及时把问题消除。秋勃这种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精神,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赢得大家的敬佩。有的小组测完图还不肯交出,派人专门检查几遍。尤其是支援单位的负责人和工程师,都亲自检查,认为合格了才敢交卷。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专家为武钢选址
秋勃在工地的20多天里,带给测绘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认为大家都能认真测图后,才搬回了汉口。秋勃回到汉口后,除星期日外,每天都要到工地指导工作,一直负责到底。那是一段令人不能忘怀的时光,在秋勃的指导帮助下,中国专家技术水平得到明显进步;秋勃对于测量管理的一套办法也得到中国专家的欣赏和接受。在会战的工地,诞生了中苏深厚的友谊,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热潮。
实现测量结果精度可靠
中方测量队的1/500测图完成后,经过几天的检查后,写出了质量检查报告和《青山工地武钢大厂1/500测图的技术总结报告》,等待秋勃的验收。那已是寒冷的冬季,春节就要临近,天气很冷。第二天,秋勃来到了工地,他说,“我今天是来检查验收的,看你们能否闯过这一关。”于是,他用两天时间看完全部成果资料,到要回汉口时,对陪同的工程师们说:“我是来验收的,不能马虎,单看图而没检查报告,还不能下结论,还要作精度检查。”说完在控制网布置图上,画了两条检查导线,共长约6公里。并说明如何检查及如何衡量精度的方法。随后说,明天作最后结论的施测,希望一天完成。
次日早上10时,秋勃到了青山,他坚持要到工地查看。那天天空飘着雪花,秋勃边走边看,呢帽、大衣全湿了,坚持一口气走完6公里的检查路线。他看到了中方工程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他放心了。但在临离开时说:“我明天来看结果。”
于是,中方工程师们连夜分工整理检查资料,将原图上的位置和实地检查的位置描绘在透明纸上,量出其误差,共统计了约600个点的精度,分为主要地物和次要地物,计算出中误差。其结果是:主要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是图上±0.53毫米;次要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77毫米。高程精度很好。中方工程师们所担心的是,平面位置超过了苏联的规定,验收不合格问题就大了。当秋勃再次检查资料,他一件一件地仔细看,精心计算精度,时至中午,最后把红铅笔放下,对着大家微笑地说:“祝贺你们,辛苦半年,现在验收了,我同意签字。”随即他在检查验收资料及技术总结报告上签字。他说:“在1/500测图,可以放宽到±0.6~±0.8毫米,你们都没有超过。在这种小丘陵地能达到这种精度,即便是在苏联也是不容易的。何况你们初次测量,能达到这样好的精度,实在是难得,足见你们是认真负责的。”秋勃的评语使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喜悦。
1955年1月20日,武钢大厂1/500测图大会战胜利结束,实现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精度可靠的测量成果。此次测图大会战,为武钢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极大地锻炼了中国测量队伍。
1955年1月末,秋勃离开武汉去鞍钢。临别,与中国工程师们依依难舍。不久返回苏联。归国后的秋勃曾给陪同他负责武钢测量工作的工程师黄懋胥来信问好,并与黄懋胥建立通讯联系。黄懋胥难以忘记与秋勃在一起的战斗经历,曾撰文纪念苏联专家秋勃在援建武钢中与中国专家结下的难忘友谊。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1/17/18/30505.html